新闻详情
热门搜索:成都绿道公园城市三城三都新经济发展营商环境
新津:600万元救助金雪中送炭 医保“兜底”惠民生
时间:2021年12月05日 21:38   来源:中新网四川新闻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1日电 (尧欣雨)一场大病,可让小康之家陷入贫困,也可让已脱贫户一夜返贫,更能够让困难群众雪上加霜。近年来,新津区医保局始终心系民生、情系民心,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兜底、救急”的作用,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仅2020年,便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医疗救助金近600万元。

  尤其是2021年以来,新津区医保局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抓实医疗救助工作,以一件件具体可感的实事好事,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若不是赶上好时代,这病怕是没得医了。”屈某的母亲感叹不已。屈某,新津区一个低保边缘二类困难家庭的13岁孩子,过去的两年,因患紫癜性肾炎、呼吸衰竭、静脉血栓等多种疾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花费了89万余元。“耗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在亲戚朋友家四处筹借了不少钱,如果不是遇到医疗救助的好政策,这病肯定是没法医了。”屈某的母亲谈起自家遭遇和政府帮扶时,声音哽咽地说,“这89万元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及大病互助保险报销后,还需要我们个人支付38万多元,这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关键时刻,一场“及时雨”如久旱甘露般润泽了屈某一家。“当时,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屈某开展救助。”新津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住院救助、补充医疗救助、区重特大疾病救助、支出型贫困救助、区慈善医疗救助等途径,区医保局救助屈某24.35万元。同时,积极协调红十字会、民政、市慈善会等部门,又救助了3万元。多个部门累计救助27.35万元,最后屈某父母只负担了10万余元。

  此外,2021年起,困境儿童的医疗费用也纳入了全额救助,屈某之后的系列治疗将不会让这个困难家庭再承担任何医疗费用。屈某的事例,正是新津区落实多层次医疗保障政策的一个缩影。

  为不断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新津区在成都市资助参保、门诊救助、一般住院救助、大病住院救助、补充医疗救助、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和“一站式”服务平台”的“6+1”医疗救助体系上,还专门针对患有恶性肿瘤、肾衰竭、器官移植等15个病种的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设置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针对收入在低保标准3倍以内困难群众设置了慈善医疗救助,构建起了具有新津特色的“8+1”医疗救助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成果。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3000余人。2020年,我区对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达10804人次,发放救助金近600万元,其中重特大疾病救助金和慈善医疗救助金就达到了160万元。”新津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推动医疗救助更加合理化、规范化,让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待遇,2020年,新津医保局还梳理出台了《新津区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事项业务规程》,整合修订了《新津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倾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救助服务。

  此外,针对医疗救助部门较多、各救助部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2021年,新津区医保局在成都市率先建立医疗救助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整合医保、民政、残联、退役军人、红会等民生部门政策资源。“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困难群众申请多部门医疗救助时‘只跑一次’,通过智能匹配最优救助方案,让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待遇最大化’。”新津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