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7日电 提到保险,大家想到的主要是发生风险损失后的补偿——但那毕竟是亡羊补牢之举,虽获赔但未必所有损失都能弥补。那么保险能否提前预知风险,进而主动规避风险呢?
今年3月,四川南充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老板联系上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称经合作伙伴介绍,接到美国买家的百万美元服装订单,但对方要求收货后60天付款,希望投保收汇风险。
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员初步调查后,很快发现几处疑点:一是该服装企业无自营出口历史,缺乏承接大额订单的经验;二是买方未经过验厂、打样等流程,直接下达百万美元订单,不合行业惯例;三是介绍业务的合作方本身也从事出口业务,为何会将“肥肉”拱手让人?通过中国信保资信数据库查询,工作人员进一步发现:该美国买家此前无正常收汇的承保记录,近期却突然在全国范围内向多家服装企业主动抛出大额订单。
这些风险信号引起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员警觉,遂力劝南充企业老板进一步核实情况、慎重决策。但老板接单心切,反而认为信保决策迟缓、耽误商机。
恰在此时,4月2日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面对加征后超50%的关税,正常的贸易已难以承受这一成本。本以为这笔订单就此“黄”了,但美国买方此时却异常“贴心”地提出,维持原定价格不变,且将支付方式改为工厂交货(EXW)后60天付款,要求南充企业尽快发货,协助其抢占关税加征后的市场空档机遇。南充企业老板采信了美国买方的说辞,遂愈发急迫地催促信保加快流程,并通过相关部门协调信保与银行,争取支持。
面对买家疑云,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经内部会商,认定该买方存在疑似欺诈行为,决定不予承保;同时,工作人员列举各种疑点及相关案例,为南充企业老板分析利害关系,恳劝其放弃接单,即便接单也需在收到全款后再安排生产发货。其专业分析与诚挚态度打动了老板,南充企业最终饱含遗憾地放弃了这泼天的百万美元“富贵”。
时间来到今年7月,中国信保接到沿海某出口企业报案:该企业被上述美国买家以服装尺码问题为由,拒付到期大额货款。至此真相大白,所谓“百万美元”大单实为以高额利益诱使中国企业入局,再借质量纠纷“金蝉脱壳”的骗局而已!
得知避过大祸的南充老板当即赋诗一首,以致谢中国信保:外贸洪潮涌四方,出口订单暗礁藏。若非信保金睛亮,百万美金付汪洋。面对风险,承保是对出口企业的支持;而面对可预见的灾祸,不予承保,更是对企业深沉的守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