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封面新闻

攀枝花在全省率先启动零碳村庄建设 9月底前两个试点项目将全面完工
2022年04月27日 09:32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曹惠君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碳中和”“碳达峰”早已是热词。我国提出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不到一年,“零碳村”的概念横空出世。

  去年7月,《“中国零碳乡村”白皮书》正式发布,特别指出分布式光伏在清洁能源中占据多项优势,对推进分布式光伏标准化、规模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4月25日,坚持把清洁能源作为发展“第三篇文章”的攀枝花,结合国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创建和“项目攻坚突破年”相关要求,在全省率先启动两个零碳村庄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设仁和区混撒拉村、米易县龙华村两个零碳村庄示范样板。预计今年9月底前,两个试点项目将全面完工。

混撒拉村一角

  混撒拉村:实施4大板块13个零碳村庄建设项目

  拥有“攀西芒果第一村”美誉的混撒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是全国文明村、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如今,这个以芒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将进入“零碳时代”。

  “盼了这么久,今天正式全面开工建设,零碳餐吧区域会打造成为我们整个村的旅游接待点。”“以后咱们村也是零碳村,还能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混撒拉村零碳餐吧施工现场,村民议论纷纷。

混撒拉村零碳餐吧动工

  4月25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混撒拉村“零碳餐吧”片区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建成后,“零碳餐吧”将会成为混撒村的旅游接待点,打造健康绿色餐厅。围绕“零碳餐吧”,混撒拉村还将对周围民房统一进行风貌改造、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新建太阳能停车场、打造“五色稻谷”特色景观等,形成“零碳村庄”的集中展示。

  仁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殷俊兴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混撒拉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以农村居民新型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前提,从“绿色可持续能源、绿色宜居人居环境、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大体系入手,对人居环境、生态景观工程、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进行多维度绿色新建和改造,构建零碳村庄示范体系。

混撒拉村零碳项目设计图

  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实施4大板块13个零碳村庄建设项目,包括能源工程项目2个、人居工程项目4个、生态工程项目3个、产业工程项目4个。“包括新改建的零碳餐吧,农房屋顶光伏、光伏活力广场、水光公园零碳民宿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殷俊兴称,据初步估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260万度(相当于燃烧800吨标准煤发电量),光伏设施收益156万元/年。

 

 

  龙华村一角

  龙华村:九个一工程打造零碳样板

  就在混撒拉村零碳餐吧动工的当天,位于米易县草场镇的龙华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核心区20户村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也正加快建设。

  为什么选择龙华村?

  “龙华村生态本底优良、产业基础良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全国乡村平均水平,具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条件。”据攀枝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龙华村探索建设零碳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海绵系统、低碳智慧农业等内容,充分挖掘“生态、活力、智慧”三大要素,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绿色低碳的零碳示范。

 

 

龙华村光伏改造 蒋洁 摄影

  项目预计总投资3777万元,其中近期示范项目建设投资1516万元,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核心区9大示范项目建设,包括一个乡村零碳艺术场、一个乡村零碳生活体验区(零碳民宿+零碳餐厅)、一个零碳公园(景观光伏)、一个河道入口生态化改造、一个乡村绿色民居示范区、一个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一个炭化机资源化处理生产垃圾工程、一份龙华零碳白皮书、一项龙华零碳乡村公共艺术计划。

  该负责人称,据初步估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316万度,节约标煤约1050吨/年。

 

 

龙华村核心区建筑与景观概念图

  “混撒拉村、龙华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是农村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示范。”该负责人表示,攀枝花市将积极探索研究零碳村庄建设技术标准,出台全市零碳村庄建设标准导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下一步全市推进零碳村庄建设和国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支持。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