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隆昌: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2022年05月19日 16: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文俊)古宇湖畔赏湖光山色、古驿道上听牌坊故事、稻花香里品龙虾美味......初夏时节,偏居川东南的四川省内江隆昌市翠色盈盈,美景如画。

  2020年9月,隆昌市正式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从候选县到命名县,一步之遥,隆昌踌躇满志。

  2022年,隆昌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每项指标,每个细节,每个问题,对标对表抓整改、以创促建抓提升,智慧旅游、旅游风景道、旅游厕所、景区标准化提升、全域标识系统等27个对标项目相继完成。目前,隆昌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更具特色、更具活力、更具前景。

 隆昌市普润镇印坝渔村 摄影/徐凯
隆昌市普润镇印坝渔村 摄影/徐凯

  新形势促新举措  创“名县”出实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支持、高效率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整改提升,确保创建成功。”隆昌市委书记林双全十分重视隆昌市文旅产业发展,要求将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强力推进。

  “要以最高的规格、最优的方案切实抓好创建工作。”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对涉及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必考题,一道一道研究,确保找出最优解。

  书记、市长亲自操刀,四大班子统筹协调,市级财政全力保障,督检考核动真碰硬,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全民参与人人共享。这是隆昌全市上下奋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真实写照。

  成立隆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市头号工程来抓。市委主要领导定期每周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全市文旅发展中的问题,统筹推进全市旅游规划、产业升级、设施完善、资源整合等工作。研究出台《隆昌市全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文件,并通过设立5000万元文旅产业专项资金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推进考核办法,实行“日总结、周调度、月通报”“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项目、一个倒排工期表”等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在全市上下掀起“比先争优”的工作态势。

  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隆昌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1.2亿元,全力支持全智慧旅游体系、旅游风景道、景区标准化、全域标识系统等项目建设。

  在隆昌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全域导览图、导视图以及信息化系统等等,一应俱全,成为展示隆昌旅游的重要窗口平台。

  目前,隆昌建成云峰关森林公园、金沙文旅综合体、云湖农旅融合示范区等10余个重大项目。

  温德姆五星级酒店、内荣“双昌”农业旅游观光园区、稻渔文化主题生态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

  观湖精品民宿村、1958红色文旅项目、“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等重大项目正抓紧落地。

  智慧旅游、旅游风景道、旅游驿站、景区标准化提升、全域标识系统等27个对标项目相继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隆昌市在全力推进3A厕所的改造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母婴室、家庭卫生间等,还将具有地域文化的青石、牌坊等元素融入其中,植入石牌坊文化研究成果——石牌坊文化系列丛书,让厕所也成为德政、节孝、廉政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阵地,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一大批具有隆昌特色的文旅项目落地建成,打造出一个个全域旅游的新地标,集聚起蓬勃的发展能量,撬动隆昌创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新引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宇湖风景美如画 摄影/徐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宇湖风景美如画 摄影/徐凯

  宣传力换吸引力  创“名县”得民心

  隆昌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笃定自信,更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主动作为,如何让隆昌实现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火遍朋友圈”的非凡跨越,隆昌敢于创新实践。

  一辆自行车,一身运动装,面对镜头边走边介绍,不时还和市民朋友们来个健身小比拼……

  5月初,一条隆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成刚“跨界”当主播,邀请网友畅游隆昌的视频火爆全网。“我的朋友圈被灵活的小胖哥霸屏了!这种宣传方式接地气,我们真心支持!”众多网友在线打call,人民日报、人民视频、中新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陈树、西域胡杨等音乐人,巴蜀笑星廖健,画家曾传兴,国家乒乓球教练吴敬平等纷纷录制视频为家乡加油助力。近期,策划制作的隆昌籍知名人士推介隆昌系列视频,将全民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氛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隆昌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是网友们观看系列视频后的共同感受。同时,以修建成渝铁路为背景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一路向前》剧组一行,也慕名而来打卡隆昌景点,为隆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加油助力。

  “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代言人,创建工作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李成刚说,“随着隆昌市创建工作的启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以主人翁的意识,以时不待我的决心,加入到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的热潮中。”

  走在隆昌街头,身穿红色服装的志愿者所处可见,400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助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贡献红色力量。

  石牌坊、羊肉汤、夏布、青石雕刻……近期,隆昌人清晨睁开眼,打开微信群、朋友圈就能看见赏心悦目的“每日一图”。

  “太美了!我总会毫不犹豫地保存、转发。”远在北京工作生活的隆昌人丁虹舰表示,“‘每日一图’将家乡的山山水水、美食美景等一一展现,作为隆昌人积极转发,让更多人了解隆昌、爱上隆昌,是隆昌人的骄傲与自豪。”

  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亲自代言,到隆昌籍知名人士的支持点赞,再到全民参与宣传的浓厚氛围......精致靓丽隆昌吸引者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隆昌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景色宜人 摄影/徐凯
隆昌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景色宜人 摄影/徐凯

  为民创赢民心  创“名县”惠人民

  “创建的最高标准是让游客满意,创建的目的是让全市人民都受益。”隆昌市文化和广播旅游局局长李晓佳说,“隆昌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作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整个城市变得更有活力、更具魅力,市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在隆昌,文化和旅游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惬意的体验。

  耳边是鸟鸣虫唱,抬头是满天星辰,清晨在最美的湖光山色中醒来……“五一”以来,隆昌及周边地区市民纷纷带上自己的爱车和帐篷,远离喧嚣,一路风景来到古湖街道古宇村自驾游露营基地打卡游玩。目前隆昌正在打造“1+N”的自驾游露营模式,即以古宇村建立中心营地,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抓鱼、钓虾、篝火晚会、音乐烧烤等具有隆昌风情的活动。与此同时,在中心营地之外,隆昌还将考虑不同受众消费习惯,以隆昌特色景点为依托,建立起无数小众的亲湖露营地、巴蜀文化特色的露营地等,成为露营爱好者的绝佳去处。

 古宇村自驾游露营地人气爆棚 摄影/何静思
古宇村自驾游露营地人气爆棚 摄影/何静思

  华灯初上,隆昌市北关景区内,一座座精美的牌坊在暖色调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厚重。弹着吉他、唱着动人歌曲的小乐队,吸引前来游玩的游客们驻足聆听,轻松惬意随晚风抚慰心田;夕阳下的古宇湖,鎏金湖面、青黛群山,市民悠闲漫步环湖栈道;莲峰大剧院内,来自成渝两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以及本地市民共同欣赏原创合家欢亲子音乐剧《牌坊街的秘密》......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是件大好事,我们的生活质量直线提升。”市民李云告诉记者,“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隆昌更美更好,更加宜居宜业....。。”

  疫情之下,周末、节假日去哪里玩?隆昌市深入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由此带来的,是各地游客汇聚于此的人气,是旅游从业者忙碌的身影,是农家乐老板开心的笑脸,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满足………

  走进普润镇印坝渔村,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边房屋林立,青瓦白墙上,各类图画美不胜收,连片的池塘,清水悠悠,远处山水人家,颇为怡人。

  “好一派川南山水风韵。”到过印坝渔村的人多会心生感慨。

  作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规划试点村,印坝渔村按照田里稻渔、土地柑橘的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优品柑橘等产业。以柑橘园区、稻渔基地为载体,充分挖掘柑橘文化、稻渔文化、农旅文化、美食文化、农耕文化等乡土文化,大力推进产村、农业旅游融合,形成了千亩柑橘示范园、千亩稻渔种养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产业”。

  此外,印坝渔村还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旅游点15户,吸引来自成渝两地、川南四市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了产业支撑,印坝渔村村民收入日渐丰厚,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52元。 

  而这,只是隆昌深化产业融合,提升农文旅发展能级的一抹缩影。          

  作为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隆昌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这场比赛中铆足了劲,接下来将继续对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相关要求和细则,紧盯时间节点,扭住关键环节,高标准迎接检查验收,晒出隆昌文旅亮眼成绩单,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质量转化。(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