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旅游遍地金!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过去一年里,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取得了实在的成效,文化和旅游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四川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四川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作出了重要贡献。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谈补短板、强弱项
    一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省委天府旅游名县座谈会精神,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将稻城旅游发展放到四川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去审视、去谋划,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稻城县打通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
    截至2019年底,旅游业对稻城GDP贡献率超过52%、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超过64%、对税收贡献率超过73%。全县贫困人口围绕旅游直接和间接年人均收入超过6100元,占总收入的64%;稻城群众围绕旅游直接和间接人均增收超过10000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稻城旅游业,已成为稻城县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唯一“金饭碗”。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长宁县深耕“竹”文化IP
    一年来,依托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城市间的交流合作,长宁开展了丰富的民俗节会、赛事活动、营销宣传等各种交流合作,同时整合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共同发布跨区域精品旅游线,促进了天府旅游名县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游客互送。牵头组建了“大竹海”文旅发展联盟,整合了川渝滇黔四省40个县(市、区)的小伙伴,搭建平台,抱团发展,将文旅发展主动融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长宁县委书记董茂成谈 “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年来,我们全力应对长宁“6•17”6.0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主导推出“竹海长宁依然美丽、天府名县加力前行”等主题活动,实现文旅融合发展逆势前行、稳步推进,文旅发展继续保持了旺盛势头。2019年,接待游客1201.78万人次、旅游收入142.10亿元,分别增长22.16%、14.78%;2020年1—7月,接待游客658.15万人次、旅游收入69.72亿元。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峨眉山市委书记高鹏凌谈“后疫情时代”文旅经
    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是绿水青山,我们大力落实《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成功引导4500余名景区村民生态搬迁下山,依法整治景区违建,全面完成390亩生态修复,景区环境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全域推进“绿秀峨眉”,全市森林覆盖率63.5%,空气质量优良率93.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已通过国家复审。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峨眉山市充分发挥“大峨眉”龙头作用
    当前,峨眉山市依托旅游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推动打造重庆、成都、乐山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金三角’,与川渝两地重要景区建立游客互送机制,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居休闲、康养度假、禅修静心地,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点崛起。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广安区委书记文阁谈“红”“绿”协调发展
    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这一年,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小平故里,确定了以官盛新区、渠江印象休闲度假区为中心的城市旅游核心区和以龙安、大龙为中心的乡村旅游核心区,推进红色旅游胜地建设工作,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广安区的“红+绿”旅游发展格局
    一年来,广安区高举红色旅游发展大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加快实现从单纯红色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2019年以来,广安区新签约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56亿元,新开放旅游景区景点6个;全区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创近年新高,并荣获“2019中国(区域)最具魅力人气旅游城市”美誉。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阆中市委书记张斌论谈古城旅游的全域格局
    通过推动“文旅+工业”,食品医药、丝纺服装、新能源新材料、家具建材四大工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推动“文旅+农业”,东柑、西椒、南果、北药四大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区全面成形。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兴起,又助推了高质量脱贫摘帽,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破题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阆中市倾力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2019年,阆中市共接待游客144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9.3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0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30.11%。与此同时,阆中市还在过去一年间先后获得“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2019年度中国国家旅游特色古城旅游目的地”等荣誉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剑阁县委书记张世忠谈旅游扶贫新路子
    一年来,剑阁县以荣获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为新起点,深度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天险蜀道•雄关剑门”主题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聚焦巩固提升,聚力全域发展,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品牌。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剑阁县重绘千年古蜀道新画卷
    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2%;旅游产业综合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1.2%;剑阁县荣获“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中国楹联文化县”等殊荣。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西昌市委书记马辉交流全域旅游建设经验
    马辉表示,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态势,是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和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西昌作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将严格按照省上提出的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总要求,结合西昌实际,在全域旅游发展上再发力,对此市委市政府从六个方面做了系统谋划和全面安排。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 西昌市打造国际文旅名城
    一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发展要求,紧扣“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一金字招牌”的工作方针,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打响文旅品牌,形成示范效应,全力以赴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分享“无忧地”发展路径
    “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阿坝州汶川县,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围绕汶川县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一年后,从“无忧城”到“无忧地”的变化发展,向媒体记者们进行了情况介绍。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汶川县全域旅游精彩绽放
    一年来,汶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的要求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全力把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转化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动能增量,通过相生共兴、融合交汇,让当地旅游业释放出强大动能,日益成为引领汶川可持续发展、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都江堰市委书记李云谈文旅成绩
    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之后,都江堰市利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深化对外开放,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元、异彩纷呈的对外开放活动。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都江堰市绘就文旅新画卷
    一年多来,都江堰市从“国际化标准、全域式推进、特色化彰显”三方面持续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大幅提升旅游产业能级、城市功能品质、旅游品牌形象
  • 【对话天府旅游名县】青羊区委书记戴志勇: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自2019年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青羊区集全区之力,统筹推动城市策划、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维模式的优化,以重点文旅项目为抓手,推动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天府旅游名县看变化】青羊区持续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品质
    青羊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抢抓“大运会”窗口机遇期,以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为引领,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 一年看变化 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启动
    8月25日,“一年看变化”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暨成都市青羊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行。
  • 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拍了拍”你
    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推出了创意H5产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拍了拍”你》,以独家视角呈现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