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 中新网四川

金川: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三家园”
2023年08月21日 20: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苏小娟)近年来,金川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排污治污、垃圾分类、公厕治理、发展乡村旅游业等多种举措,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稳步提升村容村貌,让广袤乡村成为农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风景如画的金川藏寨。
风景如画的金川藏寨。

  走进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美景图尽收眼底。一条条平坦整洁的硬化道路贯穿全村,环境整洁舒适,乡风文明和谐,道路两旁花团锦簇,农舍墙上彩绘抢眼,目之所及,红瓦白墙,亭台院落,鳞次栉比。昔日的小山村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华丽蜕变。

 金川雪梨。
金川雪梨。

  “现在村上的环境好了,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硬化路,修建了文化广场,晚饭吃过后,还可以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咯尔乡德胜村55岁村民范安康说起村上的变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说起曾经的咯尔乡,“脏乱差”是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而现在,当地群众都会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污水不见了,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们很高兴。”

  咯尔乡的新貌,得益于金川县“三家园”建设。2022年,金川县因地制宜全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实施,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格栅预处理、化粪池、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人工湿地等工序,对集镇污水集中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项目惠及当地309户群众。

  走进卡拉脚乡二普鲁村,干净整洁舒适的村庄让人顿感心情愉悦,晨光中扛着铲子赶牛的村民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熟悉二普鲁村情况的人一定很好奇,为啥放牛要带把铲子?原来是因为二普鲁村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藏族村寨,村里面散养黄牛的农户较多,随处乱排的粪便给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不小挑战。

  为解决路面牲畜遗留粪便和人居环境难题,二普鲁村党支部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议、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民意,收集民智。在充分调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生态管护员、环卫员及广大群众进行环境大整治的同时,形成了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完善门前三包等保洁机制、极大地调动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村民逐步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观念转变。

  村民仁真说:“在以前我们并不是很重视生活环境卫生,现在每户轮流打三天,三天后就将流动红旗挂在下一户就该下一户打扫卫生了。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扫公共环境卫生,去晚了,怕被邻居笑话,也怕在年底的“党员思想体检”会上被批评。平时外出放牧,我们也会自发携带铲子,以便及时处理路面上的牲畜遗留粪便,只有这样我们居住的环境才会越来越美。”

  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透明的沟渠、安静和谐的村庄是美丽乡村画卷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德胜村和二普鲁村华丽转身的故事,成为“三家园”建设推进中金川无数乡村蝶变的缩影。

  风景如画的金川藏寨。
风景如画的金川藏寨。

  近年来,金川县围绕“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乡村建设标准,科学编制“世外梨园田园综合体规划”,高效利用协作帮扶和衔接资金2.77亿元,统筹安排4类142个项目,聚力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重点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为抓手,9个乡镇16个村实现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片区处理”,整治路域、水域环境1571公里,380户农厕改造全面完成,国控省控断面、县城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均为Ⅱ类以上标准,声环境、水、空气达标率均为100%,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实现生态宜居的完美蜕变。

乡村美景图。
乡村美景图。

  下一步,金川县将坚持以“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为标准,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文旅节点塑造等项目建设,努力趟出“点上示范、面上突破、全域推动”的金川路径,建设居宜业和美“三家园”,让村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