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2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就将在成都拉开帷幕。
“这里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
——首届科幻银河奖得主吴显奎评成都
若要探讨历史与科幻,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古蜀。“古蜀”这个词,自带历史属性,而其神秘莫测、瑰丽奇谲,似乎又跟科幻的氛围无比契合——似乎,古蜀文化就是历史科幻这一类作品文学创作的富矿。
不久前,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吉祥物正式发布——这是一只充满了想象力、未来感十足的科幻熊猫,“日耀神经传输器”的灵感就来源于太阳神鸟图腾。

吉祥物设计者曾对此进行解读:“把金沙太阳神鸟的元素放到耳朵的位置,就是把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向往放在高处,从对这个小小星系的恒星的向往出发,一步步走向更遥远、更广袤的星系。”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介绍,太阳神鸟图案分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像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逆时针方向飞翔的鸟构成。有学者认为,四只飞鸟,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十二道光芒,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
而太阳与飞鸟相伴共生,则讲述着“金乌负日”的古代神话。

古蜀先民认为太阳具有使万物复苏的超自然力量,于是崇拜太阳,在他们的神话宇宙观中,太阳靠鸟(金乌)作为载体完成每日的东升西落的运行,因此将鸟和太阳联系在一起。
从艺术的视角来看,以太阳神鸟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具备着浓烈的科幻色彩。来自3000年前的太阳神鸟,含金量达到了94.2%,重量却只有20克——这本身就很科幻。

从古至今,古蜀人从未停止过对时间、空间、宇宙的幻想。
三星堆、金沙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不论是从造型还是寓意上,都体现着古蜀人奇特而深刻的宇宙观。被称为“太阳树”“宇宙树”的青铜神树,体现着三星堆古蜀人与中原文化共享的宇宙观;纵目青铜面具,拥有着千里眼、顺风耳;蛙形金箔,与太阳神鸟相对应,体现着古蜀人的月亮崇拜……

翻开《蜀王本纪》《华阳国志》,古蜀可用于科幻小说的素材俯拾即是。
值得注意的是,《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本身都不是神话,而只是引用了神话的地方史,它们的作者扬雄和常璩都是了不起的文学大家、史学大家。这一系列古蜀史中的神奇故事,固然有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解释,但我们如果通过科幻文学的视角来观察,仿佛又可以有新的启发。



千年前,古蜀人在天府大地上眺望宇宙,渴求寻找外太空的奥秘。而今,一首《成都》将玉林路“唱”遍大街小巷,“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成为最潮的Citywalk;凤凰山足球场的声浪“喊”来了香港明星足球队,“成都雄起”成了这个夏天最齐的助威声。
安逸闲适的生活方式加之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成都的“科幻之都”城市新名片越发闪亮,为建设“三城三都”的目标打下更牢固的坚石。

历史意味着过去,科幻面向着未来;
历史代表着已知,科幻象征着未知;
历史已成定局、不可更改,科幻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更多充满绚烂想象力的科幻故事,
正在成都这座千年来深植“科幻基因”的城市中上演。
(记者 何大江 王茹懿 供图 何大江 金沙遗址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