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6日电 “大家千万要注意,带狗狗出门要拴绳子,坐电梯要戴嘴套,及时清除粪便,不然要挨罚款。”近日,曾一度困扰泸州市民的诸多不文明行为,开始有所改观。
去年11月1日,泸州市出台的第7部地方性法规《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生效,这是泸州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缩影。2016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细化44项重点任务,量化115项主要举措,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地落实。2020年7月,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名单出炉,泸州市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泸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通过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营造了泸州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2016年以来,泸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会前学法76次,学习法律法规160件。
泸州市狠抓重大决策关键环节,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委重大决策三方会审机制”,由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司法局、市审计局对泸州市委重大决策开展合法合规性审查。三方会审将重要决策、重点项目、重大投资、重大招商等12类决策事项纳入审查范畴,实现“三重一大”事项全覆盖。截至目前,共提请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审查重大事项45件、市审计局审查重大事项33件、市司法局审查重大事项185件。
为了进一步推进政府权力“瘦身”,泸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为93%。

去年11月24日,泸州市“0证明城市应用系统”正式上线。今后,泸州市民凭身份证、企业凭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即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自泸州市全域开展“0证明城市”建设以来,每年为办事群众减少各类证明材料约150万份。
同时,泸州市大力实施“一区县一品牌”战略,各区县法治工作实施亮点工程,打造属于自己的法治建设品牌,如龙马潭区依托自贸区进行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古蔺县创新农村土地及林权纠纷联动调解机制,泸县“法娃”品牌在国家版权局注册,推出系列法治宣传文化产品。
接下来,泸州将全域推进基层法治示范建设,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升的基本思路,从2021年起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开展法治示范创建,用3年时间打造基层法治示范典型600个,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泸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