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南充嘉陵区建成51个标准化就业扶贫车间 吸纳村民1310人就业
2021年01月07日 20: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7日电(樊俊)近日,位于南充嘉陵区大通镇蒙东场社区的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里,该社区脱贫户申素蓉正在对望远镜镜片进行铣磨。“在家门口上班,工资并不比外面低多少,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7日,谈及现在的工作,申素蓉十分满意。目前,该就业扶贫车间已就近招收79名工人。 

  今年51岁的申素蓉前些年在深圳一家电器厂上班,家里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孙子,常令她挂心不已。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嘉豪光电在蒙东场社区建起就业扶贫车间,招收本地村民到车间上班。申素蓉立即返乡报名,经过培训后正式上岗。 

  近年来,嘉陵区秉持“稳定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理念,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以“企业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奖补到位”的方式,引导企业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到村里。 

嘉豪光电就业扶贫车间里,工人正对已制作好的镜片进行镀膜加工。
嘉豪光电就业扶贫车间里,工人正对已制作好的镜片进行镀膜加工。 

  在车间建设过程中,嘉陵区严格标准,健全机制,确保车间建设5个达标,即:资金投入达30万元以上,厂房规模达100平方米以上,吸纳就业10人以上,吸纳贫困劳动力2人以上,建成后年产值30万元以上。 

  为推动就业扶贫车间运行好、发展快,嘉陵区还实施了六项贴心服务,即政策扶持服务、车间申报一条龙服务、员工培训服务、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服务、招用工对接服务、生产经营服务。 

  “就业扶贫车间在收益分配上实现了三赢。”嘉陵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村集体通过土地租赁、入股等方式获得集体收入,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截至目前,嘉陵区已建成51个标准化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310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