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7日电 (记者 刘忠俊)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下称:消委组织)7日向社会公布了2020年度该省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报告,四川各级消委组织(含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1408件,较2019年增长30.4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412.59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获得加倍赔偿金额27.39万元。

报告显示,2020年度消费者投诉案件中,按投诉性质划分:涉质量问题方面的投诉案件有16429件,占总量的31.96%;价格问题6962件,售后服务问题5482件,合同问题5071件,虚假宣传问题3516件,安全问题1316件,假冒问题648件,计量问题636件,人格尊严问题173件。其他问题(涉及多项投诉性质或难以归类的投诉问题)11175件,占21.74%。
从统计数据来看,商品、服务的质量问题仍居投诉总量之首,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方面,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质量方面的投诉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价格的投诉比例上升幅度较大。按商品种类来分,涉及食品类、医药及医疗用品类和家用电子电器类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与2019年同期相比,医药及医疗用品类、食品类、农用生产资料类的投诉呈上升趋势,而其余种类均呈下降趋势。按服务种类来分,涉及生活、社会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与2019年同期相比,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旅游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呈上升趋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消费需求及方式发生改变,防疫用品作为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激增,在一定时间内供需失衡,成为投诉重点。2020年,四川省消委组织共受理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4739件,较2019年的704件增长5.7倍。

此外,2020年四川省消委组织受理各类网络消费投诉1428件,与去年同期333件相比,增长3.3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疫情的爆发,线下教育无法正常开展,个别培训机构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线下培训转为线上教育;未成年人未得到监护人追认情况下的直播打赏、购买装备等退款难;因预付式消费引起的办卡容易退卡难、服务质量打折扣、设置不合理消费条件、合约履行期限未满经营者“跑路”等问题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