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9日电 (黎涛)40余名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于1月18日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万佛桥村幸福怡家党建主题公园内,召开新一年的首场“阳光问政”坝坝会。
“今年有没有新的鼓励返乡群众回乡创业的好政策?”“我们有几个村民小组的道路晚上没有一点亮光,是不是考虑安装一些节能路灯?”“我们这个村民小组土地流转租金又要满一年了,村委会要提前做好准备,帮我们按时拿到钱。”尽管因防疫考量,参加坝坝会的群众代表数量有所减少,但丝毫没影响到场的群众代表们反映问题的积极性。能解决的问题,镇村干部们轮番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则被一一记录在名为万佛桥村“阳光问政”坝坝会问题收集表的台账上,也预示着这些问题将在随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全部面向群众给出满意答复。
“再没时间都要赶来参加这个坝坝会,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会给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反映的问题就是能解决,我们信得过。”临走时,该村7组村民冯继准的话,说出了在场群众代表的普遍心声。

之所以让冯继准对“阳光问政”坝坝会的效果深信不疑,还源于当地2020年6月举办的一场坝坝会上,彻底解决了困扰包括他家在内的全村70余户人多年出行难题,让老人感慨至今。
曾经,为修建途经该村境内的兰渝铁路部分路段,经过冯继准家门前的便民路因位置优势,成为工程车进出的必经之路,铁路修通了,便民路的损伤却迟迟没有得到修复,逐渐变得坑坑洼洼、破败不堪。“以前赶场、运货、做活路还可以开车,自从路烂了后,只有胆大的村民骑摩托车可以进出,其余的出行只能步行,一条烂路,影响了沿线70多户人的正常生活。”冯继准说。
随着修路的呼声在坝坝会上提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当地党委政府当月启动破损路面修复,并在年内全面完工。“路没修好时,赶场来回走1个多小时,现场路修好了,通车了,来回一趟只要10多分钟。”如今的冯继准,言语里满是幸福感。
“整个2020年,仅我们镇就通过‘阳光问政’坝坝会收集群众问题136个,其中,共有121个能解决的问题在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解决到位,不能解决的15个问题也全部做好了群众解释工作,获得了群众理解。随着今年‘阳光问政’坝坝会的正式启动,也为我们镇纪委围绕解决群众问题全面抓监督,提供了抓手。”金台镇纪委书记杨林说。
从2018年11月起,由顺庆区纪委监委牵头在该区范围内全面推广的“阳光问政”坝坝会,一经推出,就深受基层群众喜爱。坝坝会不仅改变了过去基层群众有问题只能主动找一级党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的单一局面,变为一级党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下沉“接访”,拉近了干群关系,还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问题“能解决的100%解决到位、解决好的100%回复到位、不能解决的100%解释到位”,从源头破解了群众反映问题遭遇“踢皮球”“推脱阻”等现象,最大限度化解群众积怨、解决群众难题。

同时,坝坝会还肩负起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重要作用,成为纪检监察机关面向群众收集当地党员干部是否贪污腐败、清正廉明的重要途径,持续向基层传递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可谓“一举数得”。
2020年以来,顺庆区19个乡镇(街道)及辖区村(社区)累计召开“阳光问政”坝坝会986场次,收集解决问题6600个,参与群众82000余人次,群众现场满意度达到90%以上。“阳光问政”坝坝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满意度最高的问政会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