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7日电 (刘忠俊 李文超 胡嘉岩)“那个挑肉的大哥,不要挑起来了!”“大哥大姐,腊肉不要秋(熏)了,快回去~”“小心猫爪糍粑脱不到爪爪!烧起来了不得了!”日前,一段“小飞机”喊话视频刷爆朋友圈,视频中4位村民在山脚熏腊肉,冒起的浓烟引起“小飞机”注意,无人机幽默风趣的喊话,让几位村民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迅速熄灭了火堆。

烧火熏肉、烧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小孩玩火……相关数据显示,有近九成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综合分析,2021年1月,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等级较高,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为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四川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下称:“森防指”)不断在落细落小落实防火措施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建立“两书一函”等督查制度,一张全方位的森林草原“防火网”正在川蜀大地有序织就。

1月18日,随着“轰、轰、轰”的巨响,一股浓烟在西昌市尔舞山上空升起,600米长的火线沿尔舞山燃烧,警报声响起。突发森林火灾处置演练先后在乐山、巴中、甘孜州、广元等地上演,检验了当地防灾力量对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极大增强了各类扑火队伍的防救能力。
据了解,增强防救能力只是四川建立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的一部分。该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包干到户的责任清单,明确“完善指挥体系、抓好常态防控、增强防救能力、加强宣教培训”的任务清单和督查清单,把防灭火工作要求和任务逐级压紧压实,细化至最小单元,着力解决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最后一公里”问题。

1月25日,记者从稻城前往理塘途中遇到一个检查点,专门检查游客等是否携带有打火机,并告知当地森林防火相关注意事项。在理塘县城,除指定超市有打火机出售外,其余均不能随意销售,购买打火机者须出示身份证实名扫码登记,每人还限购1个。
此外,为保障有史以来最严森林防火禁火令得到执行和落实,四川省森防指还研究制定了“两书一函”制度,即约谈、整改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让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部署不得力、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通过紧盯“关键少数”,压实森林草原防灭火主体责任,有效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责任落实。

与甘孜州一样,为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四川各地各部门也因地制宜的出台系列措施。无论是进山前必扫“防火码”做好源头管控,还是结合各地实际开展的灭火演练,抑或形式多样的防灭火宣传,加强源头管控、强化监测预警、提高科学安全扑救水平、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紧绷的“防火弦”丝毫没有松懈。
目前,四川已成立了9个督导组,对21个市(州),特别是“三州一市”等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县(市、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为期6个月的三轮督导,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乡村、林(牧)区、单位、农户以及重要点位和重点场所,开展明察暗访、实地抽查、查阅资料等工作,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督促指导工作。

据悉,随着“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的深入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的责任和要求正全面进村、入户、到人,在完善机制、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四川各地把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把防火知识宣传到家喻户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