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8日电 (吴平华 周红艳 牟琴 )在疫情防控常态长效形势下,珙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织密疫情防控基础网络,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夯实堡垒当好疫情防控“守门人”
“您好,请问您到医院看哪科?”“怎么不舒服?”“测个体温、姓名?”“请出示身份证”“请把口罩戴好”这些话语,预检分诊处的人员每天重复无数次,测量体温、扫行程码、扫健康码,这些动作他们早已行成习惯。等待测温、登记人员较多,在相关人员的指挥下,都自觉的间隔距离在1米左右,当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时,党员志愿服务队总是耐心解释,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一丝不苟的询问、测温、登记。他们说:“对于所有人员都要逐一排查,坚决不漏一个人,坚决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守好疫情防控的预检分诊第一关!”

冲锋一线当好疫情防控“排雷兵”
“请您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摘下口罩,仰头张大嘴,啊……”核酸采样室成员对每位受检者重复同样的提示,同时手里还不断地操作,用棉棒涂擦咽喉,将棉棒头折断放进试剂管密封,写上名字,“95”后医护人员陈琳又完成了一次核酸取样。采样时经常遇到喷出的飞沫直接喷溅到面屏上,但是他们面不改色,一步未退,一遍遍重复着高风险的操作。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治愈出院,都离不开核酸检测,而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关键步骤。患者在接受咽拭子采集时,需张口暴露咽喉部位,呼出的气体很可能是含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可想而知,咽拭子采集员工作风险很高,而这个采样组是由一群“95”后年轻党员医务人员带领组成。

百炼成钢当好疫情防控“压舱石”
“姑娘冻不冻手啊?把窗户关上一会吧,我们等会儿,你们暖一暖手。”采样窗口传来阿姨们关切的话语。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护手霜成为核酸采样室护士人人必备且使用最频繁的物品。每天上午8时至12时,是医院采集最集中的时间段,人流量大时,核酸采样室必须保持通风,窗口一直开着,采样人员戴两层手套,仍旧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每采集一人后,还要用手消液消毒,手指会变得更加僵硬。护士陈琳说:“每个班次工作结束后,采集员的双手都冻得红肿,摘掉手套后不敢马上洗手,水冲在红肿的皮肤上实在太疼了。可是队员们没有一个人退缩,采样工作标准、规范,即使双手冻僵,也一次次完成了“稳、准”的采样操作。这群年轻的医生和护士正在风雨中成长,在岗位上淬炼,已然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