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中国十九冶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暨二届五次职代会
2021年02月02日 13: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日电 (包国安)中国十九冶近日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暨二届五次职代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必义出席会议并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欧成华主持会议。 

中国十九冶2021年度工作会暨二届五次职代会现场。陈星宇 摄
中国十九冶2021年度工作会暨二届五次职代会现场。陈星宇 摄

  本次会议开启了公司主动对标、学赶先进、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加快步入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新征程。 

  会上,潘必义作题为《开创“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行稳“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新征程为决胜“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行》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集团公司“十三五”时期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成效,明确了“十四五”规划时期的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系统总结了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十大工作亮点,对集团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度分析,对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科学研判,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建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阔步迈进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精彩开局。二是走好关键三步,扎实推进公司各项改革发展部署落地见效,发挥战略联动效应和叠加效应。第一步,必须保持战略上的清醒;第二步,必须确保战术执行到位;第三步,战略实施必须取得重要突破。三是以开局即是决战的斗志迅速抢占市场,练好“三大”经营能力,以高效率的营销和高质量的订单装满“粮仓”。要保持市场开发工作“一盘棋”,下好市场开发工作“先手棋”,协同推动“棋局”由优势变胜势。四是加强项目核心管控能力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项目履约能力与质量,要夯实工程项目基础管理工作,切实写好“以现场促市场”这篇大文章。五是聚力打造三大品牌工程,锻造工程项目建设“镇企之宝”。六是严格落实安全环保工作责任制,厘清安全生产与生产安全的辩证关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生产检查、监管与奖惩工作,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七是紧盯公司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七大风险,提前筹划、趋利避害,防范生产经营出现“灰犀牛”事件。八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科技创新价值创造职能的有效发挥,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以“市场科技、效益科技”为导向,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能力和水平。九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彰显“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十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融合并进,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一要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要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持续强化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三要强化意识形态管控,构建新闻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四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五要抓好群团工作,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十一是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锻造一支敢打敢干、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从严从实查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靠企吃企、“四风”等问题,特别要关注疫情之后新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正确分辨和识别形式主义、高调主义、冒进主义、保守主义等不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中国十九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会议还宣读了突出贡献单位表彰文件,下达市场营销责任主体单位经营目标,通报了作风建设情况及查处典型案件、典型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国十九冶二届五次职代会决议(草案)》,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会议。 

  最后,欧成华作大会总结并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立即传达学习本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作会报告内容,掀起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确保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实干兴业,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公司“十四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上来,以更加专注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严格的标准,科学谋划好本单位2021年度工作计划;三是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公司成立55周年活动为契机,结合经营工作实际,认真筹备好各项活动,用企业发展成就鼓舞员工,号召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接续奋斗,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决胜“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四是落实好上级党委和集团公司关于春节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和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维护好和谐稳定局面,共同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