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8日电 (吴平华 肖勇 曹礼芹)“机械化播种就是快!”“有了这机器,省事多了……”听着“突突突”的机械声,只见带卫星导航的拖拉机拖着碗式马铃薯播种机播下种子,一块平整的土地现出4行希望的垄,围观的村民惊叹道。近日,在位于禾丰镇农民村的简阳市慧超家庭农场,农场主樊河钦的儿子驾驶马铃薯播种机开沟、播种、覆土、打药一下搞定,1小时就播种了15亩。
人们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农民劳作的辛苦。吃够了苦的樊河钦有一个想法就是“耕牛退休,铁牛下田”,让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恨不得让每一块土地用上铁牛。从2009年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开始,他一直专注于农业机械化生产,购进全省首台马斯奇奥2BQSP-8毛豆精量播种机、山东亿卓毛豆收获机,约翰迪尔1404拖拉机等各类农机具60余台(套),价值约500万元,年作业面积达2万余亩,还先后承办了成都市毛豆机械化播种现场会和四川省毛豆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
“小土豆,大产业。”土豆(马铃薯)主食化作为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瞄准这一发展机遇,樊河钦流转土地600余亩,准备大力发展马铃薯。马铃薯是劳动密集型栽培作物,存在着用工多、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种植与收获两个环节。控制成本成为樊河钦发展产业的心病。在简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部门的指导下,樊河钦引进了格立莫马铃薯碗式播种机、插秧机,黑龙江心语马铃薯收获机等先进机械。简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简阳市像樊河钦这样的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有近2万名,成立22个农机专合社,他们实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蔬菜(胡萝卜、毛豆)等多项农机化技术,截至2020年底,简阳市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机耕面积120.9万亩,机播作业面积44.6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59.5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