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朝天:专项巡察进村入户 撑起安全“守护伞”
2021年02月10日 15: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0日电 (张敏)“镇村干部向你们宣传过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灭火知识没有?”“村里还有人举办酒宴不?”“上坟烧纸的情况是否还存在?”……“全面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2月2日以来,广元市朝天区委4支巡察组、28名巡察队员,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全区12个乡镇基层一线,对基层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及城乡火灾防控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撑起“守护伞”。

  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关心什么就巡察什么

广元市朝天区巡察组入户走访。张敏 摄
广元市朝天区巡察组入户走访。张敏 摄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灭火形势,如何确保全区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安定的春节?

  “‘民心’所向,就是巡察‘攻坚’方向。”广元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多次就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及城乡火灾防控专项巡察工作作出指示,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查找问题背后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朝天区召开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及城乡火灾防控专项巡察工作会议,决定从纪检监察系统、林业系统、卫生健康系统和市场监管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项巡察组,对全区12个乡镇党委开展专项巡察。

  “扎实推进巡察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层层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灭火责任。”连日来,4支巡察组赓即奔赴各自目的地,实地就关于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及城乡火灾防控工作中作风建设、廉洁从业情况等开展巡察。

  “基层的实际情况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接电话、翻材料发现不了的,必须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才行。”朝天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薛长勋表示,巡察路上,既要带着“放大镜”开展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使问题无处藏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也要怀着火热的“赤子心”,解决民生疾苦,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点对点解决群众难题。连日来,四支巡察组牢记使命,密织网、严把关,坚持不漏对象、不漏线索、不漏问题,巡察乡镇党委7个,深入村(社区)37个,走访群众600余人次。

  深化标本兼治为群众创造安定生活环境

朝天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在分析研判问题。张敏 摄
朝天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在分析研判问题。张敏 摄

  2月4日,沥沥春雨中,第一巡察组八位同志兵分四路、深入云雾山镇各村社进行实地走访。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扎堆,少走亲访友、不相互宴请,非必要不流动。”“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不把火种带到野外。”……在菜籽坝社区三组群众张仕琼家,面对巡察工作人员一个接一个的询问,张仕琼12岁的女儿——云雾山镇小学六年级学生祝欣如对答如流。

  白天入田间地头、密集走访,晚上分析巡察情况、交流反馈巡察问题。

  “走访中,发现依然存在宣传简单传达了事,采取措施不力落实差,重痕迹轻效果等现象,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还待增强……”在辛辣味浓郁的巡察反馈会上,被巡察党委班子成员们当场红脸出汗。

  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巡察反馈意见,被巡察党委一个不漏,照单全收,立即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制度,对整改任务进行挂号,并实时跟进,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对已完成的整改长期坚持、已基本完成的持续推进。

  “从严、从实、从细,才能查明‘病因’、找准‘病根’、着眼‘根治’。”朝天区委巡察办主任乔发东表示,接下来,该区对被巡察党委按照整改要求将反馈问题进行再分解,细化至具体项目层级,有效提升整改工作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实现“治标”;同时,对存在问题逐项分析、对症下药,针对不同领域问题制订出台相应整改措施,实现“治本”。

  “截至目前,共发现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方面问题五大类82个,现场督促整改问题47个。”乔发东介绍,自该区专项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四支巡察组始终将政治纪律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剑指薄弱环节,把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落脚点,着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立行立改、惩治教育、标本兼治,全力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