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普格县多措并举抓实春季开学工作
2021年03月01日 16: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日电 (张鹏)为推动2021年春季开学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广大师生全部安全返岗返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教体科局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压紧责任,多措并举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抓细做实,持续抓好师生寒假疫情防控 

  在春季学期即将开学之际,县教体科局采取四项举措,抓好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一是严格落实亮码扫码进校和“双报告”制度。截至2月22日,全县教体系统累计推广“天府健康通”宣传知晓率达100%。张贴场所码95个、教职工家属下载使用“健康码”5700余人、学生下载使用1.2万余人、学生带动家庭成员使用达4300余人。二是严格落实“一人一码”,确保本校师生全覆盖。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专人督促学校落实“双报告”制度。三是坚持疫情防控工作“零报告”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四是严格落实“人物同防”规定。学校对食堂餐厅、食物储物间、烹饪间进行清洗消毒,对冷链食品安全进行评估,对教室、厕所、宿舍等公共场所不留死角进行消杀,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技术和监督管理。设置发热隔离间,配齐必需药品及物资,确保技防、人防、物防落到实处。 

  ——持之以恒,持续抓好控辍保学成效巩固 

  寒假期间,全县教体系统加强摸排,严格督查,全力实现“存量不反弹、增量不发生”目标。一是严防死守,全面防控。选派12名优秀工作人员,在全县2个重要防控检查点驻点蹲守。组建1个巡查小组对全县重点区域不间断巡查,全力拦截劝返非法外出务工儿童少年。截至2月23日,累计排查车辆4027辆,排查人员39022人,成功劝阻外出务工儿童少年16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子女2人。联合州县联控联保部门深挖细查严惩幕后非法“黑中介”“黑工头”,形成强力震慑。二是全面排查,精准布控。全面落实“一包一”“几包一”责任制度,组织乡镇、村组和学校全面排查,精准锁定外出务工重点监控对象,准确追踪假期情况。通过村村响、微信等媒体及“万师进万家”活动,加大控辍保学宣传力度。 

  ——慎始如终,持续抓好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进校园”工作,全面梳理校园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开学后的师生平安。通过微信群、QQ群、安全教育平台等家校联络平台,推送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30条。持续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生不带火种、不放鞭炮、不玩火。加强《凉山州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令》《凉山州人民政府森林草原禁火令》《普格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令》《普格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禁火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切实提升“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意识。寒假期间全县各校700余名教职工值班值守,开展明察暗访2次,切实保障了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抓早动快,持续打好春季开学防火防疫攻坚战 

  全面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百万师生同上森林草原防灭火疫情防控暨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开学第一天,凉山州教育体育局安全科,普格县教体科局、县卫健局、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民族中学主会场启动“百万师生同上森林草原防灭火疫情防控暨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在分会场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分别开展了2021年春季学期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辐射全县师生、家长共10万余人。为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树立好安全第一思想、警钟长鸣、严密防范、防微杜渐,提升师生安全防护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用心用情,持续推进移民搬迁子女入学安置 

  开学之际,县教体科局班子成员深入在建学校建筑工地、集中安置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搬迁移民子女入学情况,全面摸排锁定需安置学生人数。并分别深入县幼儿园、附城小学、民族初级中学、普基镇中心校、螺髻山初级中学、普格中学分校等学校开展调研,就自主搬迁、异地移民子女入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推迟开学、临时安置、短时过渡等方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搬迁移民子女入学,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2021年,全县教育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打造普格教育新形象,开好“十四五”普格教育新局面。计划今年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年”,实行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实行“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坚守教书育人主责主业,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抓好常规工作管理,全力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把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上新台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