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自贡沿滩:多向发力 鼓起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2021年03月02日 11: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日电 (刘刚 唐国栋 陈启平)2020年来,自贡市沿滩区在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采取有力、有效和超常规举措,统筹做好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沿滩区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强补“三农”短板等“五措并举”,多向发力,确保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赢得了抗击疫情和农业生产的“双胜利”。 

柑橘采摘销售(沿滩融媒 供图)
柑橘采摘销售(沿滩融媒 供图)

  据悉,2020年,沿滩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76元,增速达8.7%。近日,在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沿滩区作为自贡市唯一区县,跨入“2020年度全省35个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的行列。 

  党政重视,凝心聚力。沿滩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农民增收工作纳入“三农”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季度召开专题经济运行分析会,听取情况汇报,对各项任务进行研究部署和督促。同时,将促农增收和脱贫攻坚工作一起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确保农民增收。沿滩区农业农村局、区统计局等部门定期召开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查找差距,增添措施,推进工作。 

农户喜获丰收(沿滩融媒 供图)
农户喜获丰收(沿滩融媒 供图)

  情系“三农”,多方投入。2020年,沿滩区乡村振兴财政投入13.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1%。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兑现耕地保护补贴资金2795.92万元,稻谷补贴372.3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0.0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8.96万元。 

  产业园区,促农增收。沿滩区紧扣自贡市委、市政府“一区六园”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柑橘、花椒“两个十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力支撑。目前,全区已发展花椒5.5万余亩,柑橘5万余亩,引进花椒、柑橘业主102个,建成花椒、柑橘初加工中心12处,处理能力达9000吨,培育出“九台山”“红味斋”“清芷源”等品牌。同时,积极通过推广“土地流转+务工”、财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受益农民12.8万余人,人均增收1500余元。 

  “三社”融合,促农增效。积极探索“三社”融合产业扶贫模式(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建成德康联络5000头种猪场并实现投产,带动群众发展高粱、生猪等种养殖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全区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2个,其中新培育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家、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家、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家。同时,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仙市镇被评为首批“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20公里绿色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初具规模。永安郁金香节、九洪西瓜节等“信步沿滩•美过周末”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成为沿滩名片,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 

  调整结构,拓宽渠道。持续推进与郎酒集团签订的战略发展协议,实施最低保护收购价,推动高粱基地建设顺利开展,全区高粱、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高粱种植面积达3.57万亩,产量达1.21万吨;大豆种植面积5.65万亩,产量1.01万吨。推行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动发展池塘生态健康养殖1.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0.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渔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推动了渔业一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1.42万吨,较上年增产4.4%。(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