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安岳:天鹅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1年03月03日 16: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日电 (吴平华 袁芳 艾兰花)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挺立道路两旁,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祥和、秀美、惬意的乡村景象随处可见。近日,走进2020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岳县姚市镇天鹅村,探访乡村振兴的“密码”。  

 因户施策,老党员发展新产业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有住的地方才安心,有了安全住的地方,我们才能安心发展生产,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感谢共产党。”今年75岁的唐述学是天鹅村7组人,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因长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干不了重活,按照政策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轻时的唐述学是村里的农技员,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村里帮助唐述学规划种植柠檬和中药材黄精。唐述学告诉记者,他家现在有9.5亩柠檬和1亩黄精,黄精需要3到5年才会有收成,但柠檬已经到了盛果期,开始见了效益。  

  “我现在靠种柠檬、种黄精有了收入,我还从土坯房搬进了砖瓦房,看病住院也有保障,以前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2017年,为了解决唐述学住房问题,村里把他的住房列为c级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当年唐述学一家就搬进新房居住。  

  据唐述学介绍,2019年他家共产柠檬3万多斤,卖了4万元,2020年柠檬也有有2万多斤,卖了3万多元。如今,摘掉贫困帽的唐述学不仅自己致富,还经常指导附近群众种植柠檬和黄精,他的柠檬园也被评为天鹅村柠檬种植示范项目。2019年,唐述学被资阳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动谋划,贫困户过上新生活  

  “我们天鹅村现在没得业主进来发展产业,我们主要是群众自主发展产业,主要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大部分都是以种植柠檬、黄精为主,全村种植柠檬大概总共是1900多亩,群众的人均收入能够达到三万块钱以上。”天鹅村驻村第一书记蒋秀林介绍道。  

  蒋秀林告诉记者,现在的天鹅村是由原天鹅村和山坡村合并而成的,全村6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已全部脱贫。  

  除了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村里还借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东风,根据县里出台的政策,设置了5个村级保洁员公益岗,由贫困户自愿申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新活计。  

  “我现在有保洁员的工资,有养鸡鸭的收入,生活变好了。  

  现在我有工资卡,工资直接发到我卡里,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我觉得特别踏实。”袁德伟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袁德伟原来是因病致贫,现在是村级保洁员,负责村里的清扫保洁工作。他每天早上、下午各扫一次,没事就上路走走,捡捡枯枝树叶、塑料袋。除了干保洁员,袁德伟还养鸡鸭,最多的时候,养鸡500多只,养的鸡鸭也不愁销路,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以购代扶让他的鸡鸭和蛋类供不应求。袁德伟一家摘掉了贫困帽,心情格外舒畅。  

 继往开来,群众幸福路上共奋进  

  “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农户的支柱产业——柠檬种植、黄精种植,发展小家禽养殖,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农户的人均收入。”谈起村里未来的规划,天鹅村驻村第一书记蒋秀林也有自己的小目标。  

  村里美了,村民幸福指数高了,如今的天鹅村,民居宽敞明亮,道路整洁干净。2020年,天鹅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