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4日电 (杜成 宋从雅 刘伟兵)3日下午,在资阳举行的“下好先手棋,共建都市圈”成德眉资交接地带融合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德眉资四市人民银行、自然资源部门、金融工作部门等共同签署了《成德眉资不动产抵押登记同城化合作协议》,将在系统对接、业务互通和统一办理流程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加快实现四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就能能办、异地可办。

“通过规范数据接口实现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专线连通,拓展基于银政信息实时共享、线上业务互动的服务项目,实现公积金自动提取、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等业务的线上高效安全办理,成德眉资四市将打破以往金融政银数据分割、不能共享的这个‘痛点’,将在抵押登记办理等场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使金融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四地银行已能线上办理成都不动产抵押各种业务。根据协议约定,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相关部门将依托四川银政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登记系统和数据的整合,并于今年7月初上线试运行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抵押权注销登记以及预转本、抵押权首次登记等业务的线上直办,并力争于2021年底前正式上线相关业务功能,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四市互跨,异地办理,促进区域内要素资源流通、便民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让公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2017年8月,银政通不动产业务系统由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和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组织开发建设,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之外的信息流创新。截至2020年底,已在成都市内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业务的线上直办,打破了以往数据分割不能共享的“痛点”,目前在抵押登记办理等多个场景已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的目标。
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成都银政通平台“分布式共享实现‘银政互通’”纳入自由贸易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进行复制推广。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和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引导成都金融机构主动探索创新,通过运用电子证明、电子印章,优化业务流程、加强管理,积极推进抵押登记线上办理。在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最快6小时一次性办结所有抵押流程,办理效率提高12倍左右,同时配合电子权证的运用和线上缴费的便利,大幅减少了银行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缩短了银行抵押贷款办理业务流程时间,让授信企业更快速拿到银行信贷资金,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2020年末,四川共有45家金融机构通过银政通平台实现与成都市17家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系统直连,2020年平台共办理不动产信息业务205.1万笔,同比增长7倍。
此外,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人民银行和自然资源部门还将积极探索使用电子材料作为办事依据,推动辖内各不动产登记中心和金融机构使用电子证明、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和电子合同等技术,加强不动产登记中心互联网网厅建设,应用生物识别身份核实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全面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进一步压缩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以及社会公众往返跑路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实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展。
“此次将银政通不动产业务模式向德眉资进行复制推广,将进一步深化不动产抵押登记金融协同,推动政银创新体系全面融合,优化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提升成德眉资协同开放水平,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