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锐:学习雷锋 是一件快乐的事
2021年03月11日 09:4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1日电 (吴平华 单华燕 张忠秋)“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学习雷锋真的是一件让人觉得快乐的事,想到我的干细胞挽救了一条生命,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觉得很有意义。”刘锐是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在2018年一次无偿献血时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2021年2月4日,他成为了四川省第308例、珙县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工作中的刘锐。单华燕 摄
工作中的刘锐。单华燕 摄

  无偿捐献

  接下“爱的号码牌”

  2020年11月,正在医院忙碌的刘锐接到了宜宾中华血库的电话,被告知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当时觉得有一种被选召的使命感,要知道,造血干细胞能配型成功是万里挑一的。”刘锐当即下定决心,回复到:“好!我愿意。”

  在等待二次匹配的一个月时间里,刘锐一边上班,一边认真了解捐献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力求以“完美”的状态去迎接这个传递生命希望的重任。在一系列严格的检查之后,他成功拿到了高度匹配的“爱的号码牌”,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队伍里排上了号。

  2021年1月29日,刘锐坐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到达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刘锐立马开始接受一连五天的动员剂注射。“早一分钟,患者就少受一分煎熬。”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刘锐深知时间对于患者的意义。

  2月4日,时值小年,成都的街头巷尾年味正浓。病房里,刘锐只身一人躺在病床上等待细胞捐献,在窗外的热闹映衬下稍显寂寥,但彼时,他的内心却温暖而又丰盈。“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少了家人的陪护,但一想到自己的这点微薄之力能为一个生命带去生的希望,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力量感。”说起这段经历,刘锐的脸上不自觉又多了几分笑意。

  经过五个小时的采集后,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刘锐血液中分离出来,随后被护送员小心保存好。面对护士的关心,刘锐打趣到:“这个剂量够吗?不够的话可以再抽一点,我没事儿,再多躺会儿也行。”

  据悉,刘锐此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及时送往千里之外的河北,成为了一名“90后”患者的“生命火种”。对此,刘锐没有多言自己的“功劳”和“付出”,而是略带轻松地称之为“缘分”,“两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能以这样的方式建立联系,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也很荣幸我的生命能长出枝丫,成为另外一个生命的延续。”

工作中的刘锐。单华燕 摄
工作中的刘锐。单华燕 摄

  榜样效应

  呼唤“善的凝聚力”

  “当前还有数百万患者翘首以盼,我真诚地希望此次的捐献能在周围起到带动作用,哪怕力量很渺小,至少可以稍微打消大家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顾虑。”对于无偿捐献,刘锐认为,很多人不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或没有这个爱心,而是缺少必要的知识,依旧认为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亦或是缺乏迈出去的勇气,怕献血扎针疼痛,怕献血过程麻烦。这些是导致主动无偿捐献者人数较少的部分主因。

  据了解,如今的技术条件,早已不是大家以为的“敲骨取髓”,而是已经实现了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能力,捐献1-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便可恢复到原先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科学、无损健康的。“其实捐献并不可怕,你会感到恐惧,只是因为你不够了解它。”刘锐倡议更多人加入到无偿捐献的队伍中来,“有时我们需要的,其实就是迈出步、别犹豫,遵从善的本心。”

  关于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方法,刘锐说,大家只需要到常住地献血点,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留取约8毫升血样,就可以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血样的HLA分型数据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每天参与患者检索。

  和刘锐告别时,他再三说道:“希望你们多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和科学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生命接力赛中来。这是场马拉松,每一个人的力量,都至关重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