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自贡大安区: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03月13日 17: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3日电 (吴平华)10日—12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行时——2021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大安行”媒体团一行深入到大安区区政务服务大厅、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燊海井、街道社区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解码近年来大安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特色和经验。

  “我们共有204个标准窗口,入驻单位14个,进驻事项565项。以打造中国西部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为全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人说。

  据介绍,2020年以来,大安区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履行政务赋能,以“三到位”推进“一窗兑现”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从窗口受理到部门审批、资金兑付再提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大安区恐龙大道介绍。吴平华 摄
大安区恐龙大道介绍。吴平华 摄

  “三到位”一要人员保障到位:落实专人负责受理区级直接审核批准的惠企政策措施奖励或补助申请、转报和资金兑付工作,实行“一窗申报、一窗兑现”;二要清单梳理到位: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拓展”的原则,将32项惠企政策纳入资金池进行兑付;三要效率提升到位:按照“一窗申报、分类转办、部门审批、一窗兑付”的运行机制,让企业“多次跑”变为“一次跑”,“多头办”变为“一窗办”,流程提速30%。

  与此同时,大安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部门间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全面推进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惠企政策“一窗兑现”,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最终实现“一次不用跑”;实现政务服务、综合监管、政策兑现的便利化,政策宣传、信息掌握“零距离”;获得水电气“零上门、零审批、零费用”,减证便民“零证明”、24小时自助服务,开办企业、中小微企业办事“零成本”。

恐龙展览现场。吴平华 摄
恐龙展览现场。吴平华 摄

  大安区委统战部副部长裴雪在接受媒体团采访时说,为解决企业创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大安在2017年8月成立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凝心聚力打造“民企之家”。新冠疫情发生后,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2020年6月30日开展了以强服务、提质效、优环境为主题的“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通过“县级领导+年轻干部+专家人才团队”方式,点对点、零距离、全方位开展为期1年的驻企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提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个举动,在大安区的民营经济界引起了巨大热议,并迅速收获了众多点赞。

  据介绍,该中心建立了“五站一庭一中心三小组”和“1+4”工作制定,推出“1名首席服务官+2名驻企干部+第三方服务团”模式,采取6+X工作法,(6:解决困难问题、兑现优惠政策、企业一线体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撰写调研文章、指导开展党风廉政社会化评价)X: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服务。

燊海井。吴平华 摄
燊海井。吴平华 摄

  大山铺铁路物流园是自贡市大安区发展现代物流、对外贸易的核心区域,是四川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线路,可通达广西、广州等出海港口,连接蓉欧班列、渝新欧班列,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建成后将成为通道重要枢纽节点,是未来承担大安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通商口岸”。自贡市大安区商务局局长助理兰浩原进驻到园区之后,发现该项目面临土地规划、征地拆迁、审批服务、市政配套、政策兑现等方面的制约,阻碍了项目的快速发展。

  兰浩原迅速出手,成功将园区纳入自贡市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范围并评为首批省级外贸转型基地,同时纳入全省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范围。此外,还帮助企业解决了项目相关“卡脖子”问题10多个。

大安铁骑护航天府名县创建。吴平华 摄
大安铁骑护航天府名县创建。吴平华 摄

  “现在项目进展比较顺利,今年公司计划投资5个亿,预计年底可以完成铺轨,进入试运营。”兰浩原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已经协调办理问题198个,协调企业融资1.4亿元,授信2.9亿元,减免税收2.24亿元,协助企业兑现扶持资金1010万元,申领惠企政策补贴资金83.87万元,为企业调处涉企纠纷120余起,代办事项280余件。

  在大安区新建村,该村几年前还是贫困村。黄富琴回忆起村子原来的样子,感慨万千:“整个村基础设施薄弱,条件落后,很多壮劳力外出打工,土地便荒废了。”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改变村里贫困的面貌,新建村走出的第一步是强化村两委班子,争取“能人回引”。其后,村两委班子又积极给农民工做思想工作,劝返优秀农民工,还着力在村内培养坚实后备力量。目前,5名村干部平均年龄33岁,学历均为高中以上,支部战斗力显著增强。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新建村积极开展“三清两建一公开”工作。2019年,新建村进行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让村民变股民,直接参加集体利益分配。为确保集体经济集体用,村两委还建设了财务公开制度,并且每季度都按时召开村情发布会,将经济联合社的收益、支出等情况及时公开,真正写好一本“阳光账”。

  为带领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村两委班子开动脑筋,以“带好一支队伍”“养好一只鸡”,走出了新建村独有的致富道路。

  “通过考察学习,村里确定了发展跑山鸡生态土鸡蛋项目,主打生态土鸡蛋。”黄富琴告诉记者,新建村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不断拓展市场,将特色发展成优势,现在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盐优集”优化配送方式。“初新”鸡蛋从去年5月至今已售出15万枚,并且走出了自贡,销往成都等地。

  “了不起!一颗颗小小的生态土鸡蛋竟然可以通过如此多样的渠道销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媒体团的记者万忆感叹道。

  据悉,为了让青壮年劳动力就近务工,新建村还组织村内有技术、有劳动力的工匠30余人成立了一支施工队,承揽村级微小工程。迄今为止,这支队伍已整修了厕所197口,还建设了屯水田,在村民的提议下新建了文化广场,把村内道路普及率提升到了98%。这一次,村集体自己当“老板”,带动村民增收,质量还更有保障。去年,新建村实现工程收入92万元。

  优质的营商环境转化成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目前,智能终端产业园已经有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相关高精尖企业落地。今年园区入驻企业可达12户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成为大安县域经济强劲新动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