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 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2021年03月19日 13: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9日电 (吴平华 周雪)简阳人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有人说,是儿女的教育有保障,医疗越来越便民;也有人说,是放眼可见的绿道文旅新场景、运动新风尚,随处可旅行、处处可健身。近日,简阳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制定了《简阳市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和2021年工作计划》。

  “未来五年,将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布局,从优化空间规划入手,抓重大项目招引,抓重大功能建设,推进多元供给,强化宣传营销。”3月11日,简阳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从培育3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1家三乙医疗机构,推进东来印象文化地标建设,完成2个智慧场馆建设,建成5个示范性社区运动场等多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培育更优的家门口好学校

  ——今年新增学位2800个

  实施学位供给增加、优质学校培育、素质教育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五大行动,建设成都东部区域教育高地。

  到2025年,新建、改建幼儿园、中小学21所,新增学位8000个,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新增11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全面提升3所公办初中办学水平,申创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力争引进1所高等院校;培养成都市级名优教师150名以上。

  今年,新增学位2800个,培育3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启动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推选成都市级名优教师20名以上。

宽敞明亮的义务教育学校。 秦建华 摄
宽敞明亮的义务教育学校。 秦建华 摄

  提供更好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今年成功创建1家三乙医疗机构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改革创新等五大行动,建设成都东部区域医疗中心。

  到2025年,实施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3个,建设成都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创建三乙医疗机构1家,建成2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市疾控中心完成三级乙等达标创建,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达100%;深化分级诊疗,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医疗保障改革,推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创建健康细胞35个,力争床位数达9.5张/千人,医师数达4.5人/千人,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岁。

  今年,成功创建1家三乙医疗机构,市疾控中心启动三级乙等达标建设,完成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0%,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5%。

  打造更美的文旅新场景

  ——今年城市阅读空间达到18个

  实施文化地标建设、文化阵地提升、文旅场景打造、文化精品生产、文化供给倍增等五大行动,建设成都东部区域文化高地。

  到2025年,东来印象全面运营;新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25个、社区美空间5个,建设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达到90家,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10个;建设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精品民宿3-5家、旅游特色小镇2-3个、成都市林盘景区5个;引进精品舞台艺术、音乐演出、美术展览等年均增长20%,创作生产各类文艺精品年均增长10%,普惠性群众文化活动年均增长10%。

  今年,推进东来印象文化地标建设,全市各类实体书店、城市阅读空间达到18个;新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5个、社区美空间1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1个。

  建设更多的运动健身新空间

  ——今年完成2个智慧场馆建设,建成5个示范性社区运动场,提升4片标准运动场,新增10片体育场地

  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进培育、全民健身活动拓展、青少年体质提升、休闲运动产业发展等五大行动,建设“三级三类”体育设施体系。

  到2025年,持续巩固拓展“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功能效益,推动每个村(社区)建成1个“运动角”;体育场面积2.5平方米/人,“社区健康师”3名/千人,城乡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3.5%;建设体育消费新场景1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30处。

正在加快建设的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东来印象)。谷成斌 摄
正在加快建设的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东来印象)。谷成斌 摄

  据悉,今年完成2个智慧场馆建设,建成5个示范性社区运动场,提升4片标准运动场,新增10片体育场地,启动“村(社区)运动角”项目建设;办好成都大运会跳水和柔道项目比赛等4个重大赛事;组织开展“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等活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到公共体育场馆锻炼人数突破10万人次,城乡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3.1%。(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