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2日电 (刘刚 张华鹏)自《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雅安市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结合雅安市委“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通过“精准学习、精准走访、精准调研、精准交办”的方式,做到“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有序推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全面开展。

精准学习。按照相关要求,芦山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人人有责的理念,抓牢抓实“领导干部、乡镇部门、村民群众”三大主体,在贯彻实施《规定》上做到“三个学习、三个到位”。即:领导干部带头学,示范到位;乡镇部门迅速学,跟进到位;人大代表带动学,动员到位。

精准走访。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谋思路、解难题、美环境”为导向,按照“带着问题走下去、发现问题带上来”的工作思路,在贯彻实施《规定》上做到“三个结合、三个走访”。即:领导干部结合全县大局牵头走访;业务部门结合具体工作统筹走访;乡镇人大立足实际组织走访。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积极组织人大代表,结合“双走访”活动,走村入户,详细了解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情况和对环境卫生的满意度,并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强化工作落实。
精准调研。为真实了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情况,收集意见建议,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芦山县人大常委会以“小切口见大视野、大民生”的工作境界,在贯彻实施《规定》上,做到“三个找准、三个破解”。即:找准调研切口,破解机制不全问题;找准真实情况,破解宣传不够问题;找准问题对策,破解终端问题。深入分析调研走访收集问题,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触及问题根源和症结要害,发现终端转运车次安排不合理,导致垃圾爆桶等问题。提出完善细化服务机构转运监督办法,把乡镇和村对转运机构的评价纳入监管体系,对服务质量不高的终止服务协议,严格农资农药监管,对残留农资、有害包装物实行强制回收和建立溯源机制等建议。
精准交办。坚持“发点球”工作法,“清单式”推进工作,在贯彻实施《规定》上,做到“三个强化、三个落实”。即:强化认识,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落实任务;强化监督,落实措施。在列出“问题清单”的基础上,芦山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督导组,分组分片适时前往各地调研督导。同时,决定在今年4月下旬专题听取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报告,并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部门负责人年度履职评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