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上下游司法协同“一盘棋” 川渝六地法院携手护长江
2021年03月23日 13: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3日电 (陈建华 寇睿 秦旭 )“今天,我们川渝六区法院,向长江流域的广大政法干警发出以下倡议:做司法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捍卫者,对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破坏环境等各类犯罪,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依法从严惩处……”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法院、泸州市江阳区法院与重庆市渝北区法院、江津区法院、涪陵区法院、万州区法院联合签署发布《保护长江倡议书》,并在长江边组织开展增值放流活动。

  在宜宾三江口翠屏段,翠屏区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涉环境资源案件收缴的生态环境修复金购买鱼苗,当天现场共流放黄辣丁等鱼苗2.1万尾。

  2020年川渝六地法院先后共同签署和制定《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实施办法》,建立了跨区域环境资源案件诉讼服务、调研交流、执行合作和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同治理、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日常联络”四项机制,以此加强川渝两地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建设。

增值放流。陈建华 摄
增值放流。陈建华 摄

  “《长江保护法》实施之后,我们法院在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的时候,更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肖必春认为,川渝六区法院建立了环境资源司法审判行政协作机制之后,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就更能够做到裁判尺度统一。

  重庆市江津区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姜玲表示,通过六地法院上下游司法协同联动,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一盘棋”的新格局。

  在当天发布会上,川渝六地法院还联合签署并发布了《保护长江倡议书》,通过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引导长江上游川渝地区干部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切实保护长江水生态,进一步深化跨域生态保护机制,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新格局,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杨宗艳表示,每个法院都有每个法院的优势,每个法院都有每个法院的特点,大家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发布会上,川渝六地法院还发布了涉及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非法捕捞水产品、污染环境、不依法履行河道监管法定职责等20余起民事、刑事、行政案例。(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