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9日电 3月27日,由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主办工银理财有限公司捐助支持的冠军助学项目走进四川巴中。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发起人、跳水奥运冠军高敏,武术刀术棍术奥运冠军赵庆建,自由式摔跤奥运冠军王娇等人,在两天的时间内,向巴中市业余体校的小队员们捐赠了物资,并用演讲、授课、家访等多种形式以切身经历,传递奥林匹克精神,激励小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巴中属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秦巴山区“三区叠加”地区。因地处大山深处,平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受限。

据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建仁介绍,近年来,巴中地区基础条件逐步完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但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体育基础设施仍较为匮乏,业余训练条件尤其艰苦,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有待提升。多位奥运冠军的到来,给巴中市的体育发展困境带来了转机。赵建仁表示,“这次活动不仅给我们送来了助学金、训练服等体育器材,还给我们传授科学训练方法和宝贵经验,各位嘉宾的大爱情怀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
一位基层武术教练在看到奥运冠军赵庆建后,激动地握紧他的双手说,“我是看着您的比赛视频一步步学习武术的,终于有机会见到真人了。”在授课中,国家队体能教练佟春雨强调青少年发育期的关键窗口,针对性地一对一教学,逐步纠正了基层体育老师的错误认知。正确、实用的体能训练技巧、如何防止受伤……一个个精心设置的话题让学习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受益匪浅。
“用最顶尖的技术和资源,做到最精准的体育扶贫”,一直是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的初衷。

据了解,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由创始人高敏等127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发起成立,旨在资助中国体育最基层青少年运动员,以及现役和退役贫困、伤病残运动员,将体育精神和体育知识传递到基层体校,让冠军的关爱伴随孩子们成长。
这次星能助学项目巴中行,高敏、赵庆建、王娇等奥运冠军带来了健身包、训练日记和运动服等体育器材,并向贫困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捐赠助学金。
在演讲中,高敏展示了自己多年前的训练日记,日记本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用心的总结告诉了小运动员们,努力是冠军的另一个名字。冠军们捐赠的几百本训练日记代表着几百颗希望的种子。高敏还为这些小运动员们开辟了专门的交流平台,真正做到与冠军零距离交流、学习,“我们相信物资可以耗尽,精神力量则可以源源不断。”
跆拳道小运动员曹馨芝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同哥哥、妈妈、奶奶一起生活,全家靠母亲在餐厅打工的微薄收入支撑。在曹馨芝的家中,摔跤奥运冠军王娇看着她摆在阳台的沙袋靶鼓励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拳击小运动员张娜的父亲病重在家,母亲既要打工赚钱养家又要照顾父亲的病情。当张娜父亲颤巍巍地起身从高敏手中接过捐赠牌时,眼泪早已经在张娜母亲的眼眶中打转。

教育育人,体育也可以育人。
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一行在西华师大附中校长唐渊、巴中市业余体校副校长彭君彧的陪同下,来到各支校队的训练场所授课,楼道上一张张运动员摘取体育竞技硕果的照片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
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巴中体校没有专门训练场馆和食宿楼等硬件配套设施,“有牌无阵地”。因此与西华师大附中、巴中中学等学校共建,体校学生的食宿均使用学校的宿舍楼与食堂,利用课余时间接受体育训练。
巴中体校的运动员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家庭贫困程度较高。练在体校、学在普校的新模式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书写了体教融合的新样本,让教育的成果更加扎实,让体育的作用更加彰显。
据介绍,2010年至今,巴中已经向国家、省级高水平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130余名,其中跆拳道运动员宋洁、乒乓球运动员袁媛入选国家队。2019年10月,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女子跆拳道62kg以下级决赛中,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宋洁获得冠军,取得巴中籍选手在世界大型综合性赛事金牌零的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