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5日电 (邹立杨)“今天,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来回顾18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场重拳打击毒品、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破冰行动’——虎门销烟。”日前,在泸州市泸县海潮镇学校,课后服务艺术剪纸兴趣班的课堂上,辅导老师邱元斌正在展示自己剪出的样品,并指导着学生们跟着步骤一步步操作。一边教,邱元斌还一边向同学们宣传禁毒知识。

海潮镇学校课后服务剪纸兴趣班创办于2003年,现在兴趣班共有学生300余人。2015年,海潮学校成功申报县级剪纸特色项目学校,多年来,除了结合本校课程开展剪纸活动以外,兴趣班还会根据时事政治、重大节日和事件、德育主题活动等开展专题剪纸秀,以创意剪纸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和社会传播正能量,传承传统文化。

而此次为配合泸县海潮镇人民政府开展的“国家安全宣传月”禁毒宣传活动,针对学生对毒品危害认识不到位、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海潮镇学校德育处与海潮镇禁毒办公室一拍即合,决定将艺术剪纸和漫画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禁毒宣传新方式,针对性开展禁毒专题教育活动。在艺术剪纸兴趣班,师生合作将漫画通过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还原了18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壮举,让师生见证了近代中国禁毒的决心和力量。学生们对这一新方式也很感兴趣,有很高的创作热情。

“对,同学们就是这样跟着一步步慢慢来,一定要记住动作要流畅,不能出现毛刺和锯齿形。”课堂上,邱元斌正手把手地指导着学生,一会儿,几张韵味灵动的剪纸便从同学们的指尖创作而出,上面的人物和图案,仿佛正活灵活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中国的禁毒故事。
在海潮剪纸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海潮镇学校的沱江石韵班也不甘落后,一波波的石绘创作也是接憧而来。作为一所地处沱江边的乡村学校,泸县海潮镇学校巧妙地将这一地域特点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支撑点,从2016年开始大力兴办沱江石韵兴趣班,并成立了沱江石韵工作室。
在大小各异的沱江石上作画,这是沱江石韵工作室负责人李琳钰的奇思妙想。作为学校的专业美术老师,怎样结合本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萦绕在李琳钰心头。一个偶然的机会,校园周边随处可见的石头给了小李老师创作灵感,简单创作后带入教室,奇迹般地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至此,沱江石韵应运而生。
借着本月学校开展禁毒专题宣传活动的契机,课后服务沱江石韵兴趣班辅导老师李琳钰也想通过石头作画的形式,利用活泼可爱的漫画人物,生动的禁毒故事情节,向师生们普及禁毒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
“我们都很喜欢在石头上画画的方式,每次放学便迫不及待地来找李老师画画,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毒品害处太多了,现在我和同学们都知道了!”海潮学校沱江石韵兴趣班的同学捧着自己刚刚画好的鹅卵石,兴奋地说道。
不管是艺术剪纸+漫画,还是石绘+漫画,海潮镇创造性探索的禁毒宣传新方式,不仅形象直观,形式新颖,还让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很好地了解了禁毒知识。一个个作品不断在同学们的指尖跳动,它们正陆陆续续地向人们讲述着泸县禁毒故事,让人们见证中国禁毒的决心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