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遂宁:“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让企业和群众“办成事”
2021年05月27日 20: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7日电 (邹立杨 欧欢 邓宇)5月27日,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一新建幼儿园项目工地,数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开挖作业,一辆辆运输车辆在工地来回穿梭。十多天后,这座4800余平米的幼儿园的场平施工将如期结束。“如果不是‘办不成事”窗口,这个项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工。”看着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负责人唐强十分感慨。

四川遂宁:“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让企业和群众“办成事”。
四川遂宁:“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让企业和群众“办成事”。

  前不久,唐强到船山区政务服务大厅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但因项目占用的其中一个地块手续不全而未能办理成功。“前期手续不行,就出不了审图报告,意味着办不了施工许可,最终结果就是项目无法开工。”唐强说,就在他焦急犯难时,他看到了大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标识牌,抱着试试的心态,他将“难处”进行了反映。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船山区行政审批局立即梳理堵点难点问题,积极与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沟通协调,最终决定采取告知承诺制、分段审批的方式,助力该项目建设。

  “如今,项目正在进行场平施工,预计6月中上旬完工。按照目前的进度,这所幼儿园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问题不大。”作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受益人,唐强伸出大拇指点赞:“原本我以为‘办不成的事’,现在不仅能办成而且办得好!”

  5月初,船山区行政审批局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分类、限期、协作”的“三步走”策略,集中力量攻破办不成、难办成问题,彰显服务为民理念。

  啥叫办不成事?哪些事可以在这办?船山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源自于船山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补齐政务服务短板的一项创新举措。主要由船山区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股中,对各项政策都比较熟悉的5名干部轮流担任每日大厅值班长,总体负责当日在窗口的接待工作,同时对当日群众反映的事项分门别类细化解决。

  对于违反规定“不能办”的事,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对于缺少某些材料目前“办不了”的事,立即与业务股室沟通对接,确认是否可以通过容缺受理等方式予以办理;对于故意刁难、群众投诉等“无法办”的事,认真受理处置突发情况,坚决予以问责追责;对于现场不能明确答复的,形成“问题收集单”并转交相关股室限期答复或解决。

  据统计,自窗口设立以来,受理解决的多为解释和资讯类事项,实际对接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的“办不成的事”仅有3件。“虽然办成的数量不多,但能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意义不小。”上述负责人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不仅能倒逼政务服务工作者用心用力用情,去解决群众急难盼愁的问题,还能为群众送上一份安心,让群众心里有底: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还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是遂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遂宁着力围绕构建良好政务环境、经营环境等,制定目标清单和责任清单,全力打造投资服务便利、行政效率高、法治环境优良的标杆城市。持续开展“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及落实一系列惠商利企政策。实现了政务质效大幅提升、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减税降费提质增效、政商关系不断改善,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近两年,遂宁市场主体数量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0年,遂宁新增市场主体2.8万余户,同比增长21.44%,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万户。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3%,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0个,投资金额1701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