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川中油气矿发明“黑科技” 远程监控无人井安全运行
2021年09月01日 10: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电 (王涛)“贾班长,公12井井口阀门有人非法操作!”8月3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仪陇采油气作业区公山庙中心井站中控室管理平台出现异常报警,站长徐铁军立即通知人员赶往现场查看处置。

阀门智能锁套上岗啦。王涛 摄
阀门智能锁套上岗啦。王涛 摄

  这是公12井安装阀门智能锁套的一次现场应用试验,而这个装置在20多天前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据悉,公12井是公山庙片区一口关停无人井,由于没有纳入作业区的信息化建设,一直依托中心井站定期派人现场巡检的方式进行管控。

远程可实时监控无人井安全运行。王涛 摄
远程可实时监控无人井安全运行。王涛 摄

  “我们最担心的是外来人员操作井口阀门。”贾静军是中心井站巡护班班长,坦言对无人井管控除定期巡检维护外,平日里主要依靠“两锁一封”,即锁井口、锁油罐、打仪表铅封,但常规锁具易被外力破坏,井口安全管控存在风险。

  但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解决。功劳全来自于阀门智能锁套的安装使用,让无人井安全管控从“现场实地”向“远程实时”拓展。

  “智能锁套是作业区联合地方施封锁公司设计并研发了一种可远程监控井口阀门开关的装置。”徐铁军介绍说。

工人正在安装智能锁套。王涛 摄
工人正在安装智能锁套。王涛 摄

  据介绍,智能锁套将阀门阀杆整体进行保护,只有管理人员授权解锁后才能进行阀门开关操作,当有外力摇晃、撬动、切割、强拆锁套会触发系统报警感应装置,通过信号传输到管理平台实现报警功能。

  “这种锁套可代替信息化系统,能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站场的井口阀门、生产关键阀门、外输气供气阀门和储油罐放油阀门,通过‘点对点’控制和监控阀门状态,能大大削减井控安全风险,精准提升站场管控水平。”徐铁军说。

  该作业区副经理龙仕元全程参与了智能锁套研发和应用评价,并精打细算了一笔帐:安装运行一个阀门智能锁套成本不足4000元,而建设信息化系统至少10余万元以上,按照目前作业区适合安装的32口无人井计算,提质增效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川中油气矿仪陇采油气作业区坚持“创新就是效益”的理念,立足现场开展技术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近年来先后取得2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7项取得国家专利。

  川中油气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阀门智能锁套的发明和现场应用,进一步保障了无人井的受控管理,为推进中心井站管理模式高效运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填补了信息化建设‘盲点’,为全覆盖打造智慧油气田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的方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