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德阳什邡:搭建残疾人四级康复服务体系 让“康复难”不再难
2022年05月17日 20: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7日电 (张晓玲  李欣莹)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近年来,德阳什邡市残联始终坚持精准服务,多措并举,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康复难、难康复”的问题。

家庭医生康复快车开到残疾人家门口,全程帮助残疾人就医问诊。 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家庭医生康复快车开到残疾人家门口,全程帮助残疾人就医问诊。 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曾令凤几年前因脑梗导致偏瘫,只能躺在床上度日,经过居家康复,现在已经能拄着拐杖慢步前行了。近日,什邡市南泉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又如约来到她家。“舌苔又厚了,生冷油腻少吃,血脂可能还高。”家庭医生余光辉,一边为曾令凤做着理疗,一边叮嘱她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家住南泉镇禾家场社区的樊中琼,6年前也因突发脑梗导致偏瘫,通过3年的免费康复,现在她不仅丢掉了拐杖,还能下到田间,干一些农活了。前几日,家庭医生为她配备了常用药品,将一份“智慧药室”送到了樊中琼的手中。“智慧药室”是今年什邡市残联推出的新服务,能够让残疾人有轻微身体不适时,不出家门,通过电话咨询家庭医生,就能在“智慧药室”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药物。

  同社区的向忠弟,多年来患慢性支气管炎,需要通过日常养生控制病情,市残联为他定制了“养生调理服务”,夏季来临,家庭医生特意为他送来了包括三伏贴、艾灸在内的养生药包。

  通过康复理疗服务、养生调理服务、智慧药室服务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对于部分需要入院问诊的病人,市残联今年特别推出了“就诊绿色服务”。团结村的易启珍,是视力一级残疾人,这段时间,她一直胸闷气短,可家中还有卧床的病人,家人无暇顾及她,导致迟迟不能就医,于是她申请了“就诊绿色服务”,半个小时不到,家庭医生康复快车就开到了她家门口,将她送到了康复站,而排队挂号等事项,全由院内护士帮助完成,易启珍很快便得到了医生的问诊。

  据悉,2021年,市残联启动了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仅在南泉镇就有11个家庭医生团队、2个专科团队,他们走村入户为残疾人送去健康大礼包。“看到残疾人逐步康复,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觉得很欣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南泉镇卫生院院长杨尊强说。

  截至目前,什邡市残联联合卫健部门已建成基层康复示范站28个。其中,市级康复机构4个,镇级康复机构8个,村(社区)康复机构16个,在德阳市率先搭建起四级联动、服务有序、资源共享的“市、镇、村、家庭”残疾人四级康复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康复难、难康复”问题。

  什邡市残联理事长蒋桃表示,今年将为近5000名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大力探索“个性化”和“普惠型”康复服务,精准列出“菜单”让残疾人自主选择,努力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