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一朵花绽放出产业新时代
2022年07月01日 18: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日电 (陈俞秀)日前,“山银花开花了。”短短的六个字,却像一个重磅炸弹在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山银花产业发展交流群里“炸开了锅”。

  “我们村尝试过种植脆红李、洋姜、柿子……但是因为没有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得农户信心不足,加上没有技术支撑又疏于管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看着产业换了又换,心血付诸东流,我们也是有苦难言。”这是2021年前小龙村的产业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做强产业,做大村集体经济。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地理优势,在农民的`一亩三分地'上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真功夫,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石宝镇党委书记张诚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座谈会说道。

  山银花最佳适栽区为海拔800-1200米范围,而石宝镇地理条件独特,高山立体气候明显,远离城市工业区、无工矿污染,无重金属污染,生态环境优越,为山银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石宝镇高品质道地山银花的优良生产基地,具备通过国家级全检山银花成品的基本条件。

  目前,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3000亩山银花乡贤示范区已初具规模,覆盖石宝村、小龙村、红坝村、普乐村、石口村等五个行政村。今年6月,山银花已正式进入初花期,明年同期亦将进入盛花期,而山银花植株生命周期达20年之久,为石宝镇打造农旅融合产业带提供了后天的优质条件。

  绕过了山路十八弯,驶入了石宝境内,沿途的山银花竞相怒放,极具观赏性的“花开富贵图”正缓缓敲开致富大门。

查看山银花长势。陈俞秀 摄
查看山银花长势。陈俞秀 摄

  “山银花全身都是宝,鲜花、鲜叶、枝条均是市场上争相抢购的紧俏货。据悉,山银花鲜花市场收购价为15-17元/公斤、鲜叶2-4元/公斤,而石宝镇山银花种植基地进入盛花期后预计亩产鲜花500-750公斤,亩产鲜叶150-200公斤。刨去投入资金及人工成本,每亩山银花净利润在5000元左右。”企业负责人、乡贤谢刚介绍。

  近几年,山银花价格逐步走高,而通过初加工的干花附加值可增加20%左右。同时,随着低温冷藏库等设施的建设,在确保干花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避开山银花鲜花集中上市造成的价格下跌难题,确保花农收益最大化。

  现在,山银花核心示范基地和初加工厂房(含4条全自动烘干流水线)全面完工,可实现单日加工山银花鲜花、鲜叶10万斤以上。山银花植株培育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正进行“幸禾1号、幸禾2号、幸禾3号”植株母本培育,预计2023年底本土培育山银花苗木可实现栽种。到2023年底,全镇将实现山银花种植10000亩,并启动建设山银花精深加工厂房;在2025年底完成15000亩山银花种植,同时建成集育苗、种植、烘干、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实现山银花产出由单一向“1+N”模式发展,聚集医药、物流、食品、饮品等横向产业链条。项目建成后,将切实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预计可解决650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3-5万元((土地流转+乡贤+务工+分红)),专业种植户亩产纯收益可实现5000元以上,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0万元以上。项目综合产值可突破3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每年年。

  为了给山银花产业发展再添强劲动力,向群众注入“定神安心针”,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石宝镇突出党建引领,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村干部+组干部”的“五级带动发展机制”,由各级干部在既定片区分别带动发展山银花100亩,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以“干部兜底”方式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彻底破解群众“不敢下深水”的思想困境。石宝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连片集中区建立了由镇领导、村组干部、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共同示范带动山银花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了“在投入上,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4:3:3比例;收益上,则为2:2:6比例”的让利于民的新模式。

  花开沃野地,遍地出黄金。根据石宝镇“一园两区三带多点”产业发展战略,当地将打造“山银花之乡”,打响山银花药用品牌价值,建设石宝镇中药材种质资源基因库、石宝镇中药材产品加工基地、石宝镇绿色生态旅游区,预计到2025年,石宝镇山银花产业将融合农业、工业、商业、文旅健康等产业,形成一条产值达5亿元的全产业链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