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国新闻网

宜宾珙县:绿色为底 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新高地
2022年07月18日 13: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吴平华 廖珈 )在国家做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提倡实现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尽快实现转型发展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珙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引进和培育生态、节能、环保型企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区现场。 廖珈 摄
园区现场。 廖珈 摄

  近日,在余箐工业园区表面处理集中区产业链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与烈日较量,同高温斗争,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始终坚守建设一线,用激情和汗水掀起抢抓施工进度的高潮。

  作为全省重点企业项目,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面积约185亩,工程包括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办公楼等设施,其中,污水处理厂采取国内最先进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智能终端、轨道交通、锂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配套服务。据了解,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珙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对于完善地区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区域核心产业、促进新兴产业互补互促、共生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该县已成功招商引进多家类型企业,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推动珙县深度融入宜宾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发展大局,为珙县构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协同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撑。

  近年来,珙县积极培育壮大接续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齐头并进,实现“穿新鞋、走新路”,现代工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路上稳步迈进。

  截至目前,已关闭退出传统规上企业34家,淘汰落后产能约790万吨,有效置换绿色发展空间;累计投入132.2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28个;全力推进综合能源发展,累计投入189.4亿元,产值由12.6亿元增至36.5亿元,缴纳县级税收由1.1亿元增至2.4亿元,实现产气、投资、税收“三大跨越”;全力推进功能区提档升级,威力斯浮法玻璃顺利点火投运,科乐瓷陶瓷、泰山石膏、华洁危废治理(一期)等项目投产达效,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项目开工建设,入驻企业从6家增至24家,新增规上企业12家、提供就业岗位1430个,县经开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绿色建材特色产业基地,成功纳入省100个“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下一步,珙县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壮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深化区域合作为重心,以谋划重大项目为关键,大力发展玻璃新材料、高性能复合纤维、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表面处理、危废处置、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等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到202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目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