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名单公布 四川2个单位3名个人上榜
2022年07月22日 20: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现场。(岳依桐 摄)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现场。(岳依桐 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2日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22日公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宜宾市博物院研究馆员罗培红,四川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韦荃,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方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据悉,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组织,每五年评选一次,以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激励全国文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开创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此次共有49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7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本次被表彰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进行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是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重要举措,在明确三星堆古城空间格局、获取极重要标本、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创新考古工作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收获。

  该院主持完成了数量居全国三分之一的四川石窟调查工作;主持管理了国家“一带一路”重要项目“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城坝遗址、罗家坝遗址、江口战场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年度“十大”,其中皮洛遗址考古成果被誉为是一项具有世界性重大学术与社会政治意义的考古新发现。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模式,受到充分肯定。荣获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布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和国务院授牌的国字号皮影专题博物馆,近年来,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在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服务、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自2016年新馆落成以来,该馆接连获得第十六届、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先后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项40余项,成都市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奖项50余项。根据博物馆馆藏特色和资源优势,与区域内其他博物馆在专业研究上形成错位发展,重点进行木偶皮影研究等。

  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宜宾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罗培红,从事文博工作37年来坚守在一线。协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近2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工作,组织完成宜宾市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分批完成278件珍贵纸质文物、143件青铜器以及73册《大藏经》修复,主持建设宜宾市博物院新馆,创新文物展示利用,策划多项展览引进来、走出去。

  四川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韦荃从事文物保护科研工作39年,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他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中的支撑作用,在石窟寺保护、文物本体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科技厅课题和文物保护项目200余项,助力西南地区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提升。担任川博院长后,常设展、临时展提质见效,引发观展热潮。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方40余年来,参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主持百余个考古工地的勘探与发掘,策划设计近100项精品文物展览,深耕古蜀文明研究,编撰出版50余部专业书籍。尤其是全程参与发掘、研究和展示金沙遗址,其整理面世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标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