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课堂教学插上智慧“翅膀”
2022年09月08日 16: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彭圣洲)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按照“云—网—端”的部署架构,集中实施中枢系统、城域网络、应用终端三大建设;基于普通多媒体、电子书包、小组反馈器三种教学环境,推行“3342”模式的智慧高效课堂;把智慧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近年来,蓬安县将智慧教育纳入深化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及师生应用能力建设,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改革新活力。

  完善设施传统教育迈向智慧教育

蓬安县实验小学学生在该校智慧教学教研体验教室上课。彭圣洲 摄
蓬安县实验小学学生在该校智慧教学教研体验教室上课。彭圣洲 摄

  9岁的李紫源认真地看着教室内的大屏幕,屏幕上是千里之外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这是蓬安县新园乡小学校的一节多媒体语文课。

  从小黑板到大教室、电子屏,新园乡小学校近年来变化不小。“教育信息化促进了乡村教育发展,拓展了乡村学校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该校语文老师唐慧感慨。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看看真正的草原。”李紫源握着笔,在本子上这样写道。

  加快推进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2018年,为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推进新时代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蓬安县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印发了《蓬安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智慧教育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为此,蓬安县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进程中,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提升基础能力。按照“云—网—端”的部署架构,集中实施中枢系统、城域网络、应用终端三大建设,实现了光纤网络、视频监控、优质资源班班通,视频会议、3D打印、智慧阅读和数字校园建设等学校全覆盖;建成了县级教育指挥中心、电视录播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等,搭建了教育教学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建成平板智慧教室、数据反馈器智慧教室80余间,录播教室覆盖90%学校。

  同时,蓬安县将每所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改造成智慧教学教研体验教室,着力推动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为智慧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深化改革打造智慧高效课堂

蓬安县实验小学学生正在参加机器人创客比赛。彭圣洲 摄
蓬安县实验小学学生正在参加机器人创客比赛。彭圣洲 摄

  “录制微课视频,我以前也是‘门外汉’,现在却成了同事眼中的‘好把式’。”9月6日,刚拿到2021-2022学年度蓬安县“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课堂实录活动一等奖的蓬安县桑梓小学教师唐红君说。

  受年龄、教学思维等因素影响,以前,该校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应用存在抵触情绪。后来,学校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教师在经过学习培训后纷纷转变思想。老师们认为,信息技术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们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中,蓬安县始终坚持智慧教育的教育属性,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助推课堂变革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优课、微课、“1+1+X”远程同步课堂、翻转课堂,构建起能够分层教学、汇聚名师智慧、动态监测教学状况的智慧课堂支撑体系,努力破解传统课堂优质教师无法覆盖所有学生、教学效果监测反馈不及时等瓶颈问题。

  此外,蓬安县还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准教学理念,汇集教育要素中“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探索出县域推进“智慧高效课堂”改革试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普通多媒体、电子书包、小组反馈器三种教学环境,蓬安县推行“3342”模式的智慧高效课堂,该模式聚焦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目前,蓬安县关于“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高效课堂研究”课题已获得市级科研课题一等奖,并申报省级获奖课题。

  多维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如果要给机器人添加音乐和动作,就要在库里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动作进行添加才行。”近日,蓬安县实验小学机器人社团的老师指导学生在电脑上修改参数,对机器人程序进行编写,学生们认真地聆听着。

  小小的机器人经过学生们的编程后,就可以进行前进、倒退和拍手等动作,并按照指令开始行走,学生们不由得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机器人社团利用‘双减’课后延时服务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社团辅导员蒋翎介绍,蓬安县实验小学机器人社团成立于2019年9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机器人教学,该校引进南充市创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机器人设备、配套设施和培训课程,专门配套两间机器人训练基地,以供学生日常集训之用。在前三届“中国(南充)机器人挑战赛”中,实验小学机器人团队的小队员们取得了两届冠军、季军,一届亚军、季军的骄人战绩。

  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近年来,蓬安县把智慧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学校开设3D打印教育课程和建立3D打印社团,在实验小学、相如一小、中华小学等学校推行机器人编程及创客教育。每年举办中小学生创新大赛、3D打印创客大赛,评选“中小学创客之星”。积极加大对智慧教育名师及种子教师培养力度,成立智慧教育名师工作室,累计培养省级种子教师10名、县级种子教师200名,录制学科优质智慧课程500余节。每年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四川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屡获佳绩。

  此外,蓬安县还与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智慧教育联盟,以及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常态化开展信息化领导力及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培训,在智慧管理、智慧教学实践中检验和提高了管理者、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