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珙县:以人民之心为心 从关爱娃娃启程
2022年09月24日 14: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吴平华 周星  单华燕)在珙县,名为“共护成长·珙童花开”的活动引发多方关注,重点针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结对关爱和帮扶,率先在全市各县区中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

  据悉,珙县总人口43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有6001人,困境儿童有3725人。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他们在成长中面临着安全、健康、学习、品行、情绪等系列问题。关爱孩子的成长,无疑就是抓住了最大的民心。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毅看望困境儿童。周星 摄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毅看望困境儿童。周星 摄

  “要给予困境和留守儿童‘大家庭’的关爱,做到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做事。”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珙县县本级财政为此累计新增投入近900万元、募集社会资金190余万元,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主管部门牵头、群团组织参与的工作机制。

  目前,这个常态化运转的制度机制,已经成为珙县化解群众焦虑心态的有效“减压器”。

  谋定而动打好系统战

  活动筹备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

  此前,珙县与其他地方一样,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散见于民政局和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和群众团体,难以形成系统性活力,更不容易做到持之以恒。

  多方考虑后,工作专班成为珙县选择的“秘密武器”,设在县民政局。

  从3月到5月,以村(社区)为单元,珙县紧锣密鼓开展全覆盖调查评估,全面掌握儿童基本生活、监护安全、成长环境、自我发展等情况。在掌握吃透情况基础上,按照先重后轻原则,第一批确定了1475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关爱帮扶。

  “留守儿童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关爱帮扶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针对具体需求实现精准关爱。”县民政局局长周志华说。“在精准分析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后,我们从心理疏导、医疗救助、关心陪伴、教育保障等多方面分类施策,把钱用在刀刃上,以便更好满足孩子们多元化的需求。”

  最需要解决的,其实是指引和陪伴

  洛表镇翻身村2社一栋砖混结构的民房里,今年10岁的邓鹏飞已经多年没有看到爸爸妈妈了。他父亲外出务工失联多年,母亲改嫁到成都,偶尔会打一个电话回来。

  “曾经最大的梦想是可以经常喊爸爸妈妈”,小鹏飞有着自己的心愿,“吴爸爸来了后,这个梦想已经变成现实了”。鹏飞口中的“吴爸爸”,是水利局职工吴忠成。今年6月,在结对关爱帮扶活动,吴忠成与他建立了“亲子”关系,成了他的“吴爸爸”,协调镇上把一家三口人纳入了低保救助。鹏飞们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很多人在默默关心保护他。

  据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喻敏表示,今年5月,珙县财政新投入252万元,启动实施“5+1”精准结对机制,采用“1个爱心家庭+1个爱心伙伴+1个爱心组织+1个爱心基金+1个爱心工作队”共同结对帮扶1名儿童的形式,努力让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更加人性化、常态化和精准化。

  “在每周例行的爱心妈妈交流会上,我们发现了有些家庭有较大的问题,有极少数十多岁的女童还在和男性亲属一起睡”,县妇联主席这样说道,“往后走,极有可能引发一些难以启齿的社会问题”。爱心妈妈们立即行动起来,动员和帮助这些孩子赶紧分床,以“妈妈”的角色填补她们性教育的缺失一环。

  “这些问题,是平时干部走访最不容易发现的家庭隐私,只有结对深入才能听得见、看得到。”温远霞补充说道。

爱心工作队给孩子们过生日。周星 摄
爱心工作队给孩子们过生日。周星 摄

  突发事件的政策性救助

  今年6月,罗渡苗族乡天堂村14岁的小李,乘坐的电动三轮车发生了侧翻,摔成了重伤,一度在宜宾一医院昏迷不醒。除了正常的医保报销和大病二次报销外,民政也及时发放了临时救济,但仍然有很大部分医药费像大山一样压在家人身上。大家纷纷捐款,一起帮助度过难关。

  社会捐款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大多数人的捐赠行为是感性、短期、不可持续的。这时候,发挥政策救助的“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借鉴这一案例,工作专班及时提出建立“爱心基金”,专门用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就学、就医等困难救助,后期通过社会募捐、企业合作等形式募集善款,让救助更加可持续。珙县财政首期拨付了100万到爱心基金。

  在孝儿镇丰田村,11岁的赵婷婷身患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在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婷婷母亲自离异后再也未回家看过兄妹俩,全家就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维系,高达20多万的医疗费用让全家人愁得整日睡不着觉。

  与婷婷结对的“龚妈妈”在得知情况后,及时按程序为婷婷申报了2万元的“爱心基金”,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经过积极治疗,孩子病情渐渐好转。

  从普惠政策到个性化套餐,这个“红包”有点大

  珙泉镇鱼竹村,在“6.17”地震受灾群众易地搬迁的新房子中,8岁的邹柏义芯搂着从西藏务工返家的妈妈,躲在身后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喜欢吃学校的饭,学校的饭比妈妈做的好吃。”她说,这学期开学后,学校有木耳肉片、红烧牛肉、素炒白菜,还有好多好喜欢吃的肉丝,比以前更多了,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她对香喷喷的饭菜的喜爱。

  早在3月份,工作专班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精力不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早晚饭吃得很“敷衍”,在校学生免费营养餐成为长身体的关键,经济困难的家庭尤其依赖。当月,作为普惠的免费营养餐提标立即启动。

  在农村,90人以下的学校,每人每餐新增加3元,提标至7元;90人以上的学校,每人每餐新增加2元,提标至6元。仅此一项,县本级财政新增投入286万元。

  在城镇,考虑学生条件相对较好,同时饮食习惯差异较大,在现行标准上增加一份荤菜和一份素材,由学生及家长自主选择、自愿付费。

  工作专班的效率,得到了邹柏义芯这些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回应。

  除此之外,珙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二类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今年4月起,婴幼儿流感疫苗均免费接种,肠道病毒灭活疫苗每剂补助接种费用的50%,有效减轻了部分家庭的负担,切实预防了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婴幼儿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接种肠道病毒灭活疫苗995剂次、儿童流感疫苗316剂次,预计全县2390位适龄儿童全面接种后,新增财政投入近69万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