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晚稻黄 丰收忙 百姓手中饭碗香
2022年09月30日 20: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0日电(吴平华 李晓菊)割稻、脱粒、收谷、入仓....。.当前正值晚稻成熟收割时节,资阳乐至县各地农户抓住晴好天气,开镰收割晚稻。近日,在盛池镇伍家祠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金黄的水稻成片连块,串串稻穗颗粒饱满,空气中弥散着阵阵稻香。

正在收割现场。李晓菊 摄
正在收割现场。李晓菊 摄

  稻浪翻滚,机声隆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不到15分钟,一亩稻田便收割完成,装满稻谷的收割机驶向田边,脱粒的稻谷顺着输送管道哗哗“流”进路边等候的运粮车中....。.

  看着车中高高堆起的稻谷,在场的村民们也笑得合不拢嘴,“这个谷子质量好,打出来的米又好吃,我年年都买。”村民黄文阁当场以610元的价格购入470斤稻谷。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他打算趁此机会让外出打工的儿子也带上一些,即使在外也能吃上家乡的味道。

  据了解,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盛池镇全域共种植了1490余亩水稻,从9月24日开始收稻,基本上一周左右便能完成晚稻收割作业。

  “原本以为今年受气候影响,晚稻的收成会差一些,但没想到还是稳在亩产1200多斤左右。”乐至县尚米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汉良表示,今年水稻能保持稳定产量,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据悉,近两月来持续的高温无雨天气给水稻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盛池镇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帮助指导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以及服务对象主体开展各种抗旱自救举措,引水灌溉保苗,解禾苗干渴之急,保障水稻生产、生态环境和稻米质量安全,全力稳住百姓“米袋子”。(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