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凝聚侨爱农旅融合 成就乡村振兴新西华
2022年10月08日 15: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8日电 (邹立杨)伴着清晨的雨露,车窗划过沾染朝雾的乡村风景,行驶过华商路,来到了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侨爱度假村。“刚刚你们过来的那条路就是省侨联帮助我们修建的,公路要是不通,咱们西华村的好风景就难得能来见一次。”西华村党支部书记陈兴强说。

侨爱度假新村。泸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侨爱度假新村。泸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西华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西面,距县城21公里,背靠黄荆老林风景区,风景秀丽。可这以前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道路差、缺乏支柱产业,村里的泥石路可谓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的西华村与陈书记口中原来的西华村大不相同,不仅有了水泥路,还发展出了支柱型产业,这一切,都得益于四川省侨联自2016年以来对西华村的对口帮扶。

  因地制宜,从脱贫到致富

  为了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致富的转变,四川省侨联组织侨界农业专家赴西华村调研,帮扶西华村确定并建立了基础产业——有机水稻、冷水鱼养殖、黄金柠檬。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西华村按照“一村多品,一户一业”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有机水稻为龙头,冷水鱼养殖、特色水果种植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西华村种植有机水稻1500亩,蜂糖李500亩,脆红李、猕猴桃、甜橙各300亩,形成了垂直立体的多业态发展模式。

  在西华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的同时,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西华村依托四川省侨联的帮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利用区位优势,贴合城郊“周末经济”,选址磨刀溪倾力打造集特色玩乐、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侨爱度假新村”,梯田水稻田园观光,侨台黄金柠檬种植采摘园,健身步道·森林氧吧观光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据悉,省侨联将持续助力发展西华村乡村旅游产业,增强侨爱度假新村接待能力、延长旅游“黄金月”,打造度假村“夏日乘凉,冬日赏雪”金字招牌,力将西华村打造成为享誉全省的旅游扶贫示范村。

  侨爱助学,点亮贫困学子求学路

  2016年开始,每到年底,四川省侨联都会来到西华村和村民们一起欢度新年,同时也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省侨联持续扶持了18名学生,带着孩子们走出古蔺、走出国门,让山区的孩子们“睁眼看世界”,余蔺涛就是其中一名学生。

  去年八月,曾就读龙井小学的学生余蔺涛给省侨联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满了他对侨联的感激和自己考上高中的喜悦。从小学到高中,余蔺涛亲眼见证了西华村的改变,村里的路不再泥泞、学校的桌椅变得崭新、班级的图书越来越丰富,不仅仅是学校,家里的条件也越变越好。侨联的帮扶不仅仅在物质上改善了余蔺涛的生活,更是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点亮了引路的灯塔。信中,余蔺涛说道:“我相信,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谱写未来,通过优异的成绩和优良的品德成就自己,报答祖国,不枉费您们对我的帮助。”

  自2016年四川省侨联对口帮扶西华村以来,帮助当地修建起了华商路、欧华路、益海嘉里路等几条公路,还改善了当地其他基础设施。随着一系列侨爱工程的相继建成,西华村农旅融合发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当地产业发展更加坚实,村民的日子也将更加红火,西华村的发展将稳步踏上新的台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