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壤塘村民“蔬”写幸福新生活
2022年10月09日 11: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刘小义  王廷妮)绿油油的小白菜、鲜嫩欲滴的芹菜、郁郁葱葱的无筋豆.....金秋的壤塘县层林尽染秋色宜人,在南木达镇南木达村林松家的大棚蔬菜基地里,各种各样的蔬菜油油亮亮绿意盎然,一派蓬勃丰收的喜人景象。

林松在打理菜园子。
林松在打理菜园子。

  “这两个棚子有100多个平方米,从每年4月份到10月份都有不同的蔬菜产出。”今年50岁的林松一边埋头在地里锄草一边开心地介绍道,除了大棚之外,他家还租了两亩多地种植蔬菜,现在有豌豆、土豆、莲花白等,每年种菜可收入2万余元。

  虽说林松是菜园子的主人,可真正与他家菜园子打交道最多的却是他的妻子张全琴。“上午她都在门市上卖菜,下午收摊了又赶回来种菜、收拾菜地。”质朴的安多汉子林松高大魁梧,可说到妻子眼里却满是柔情,“那一双手全是皴口,种、收、洗....。。一年到头都在地头转,晚上经常要忙到十一二点。”

  “她才是我们家的种菜‘专家’!”林松侍弄着茂盛的菜园嘿嘿地笑着说道,妻子张全琴娘家是小金县的,本来她就会种菜那些,结婚后张全琴来到壤塘县南木达镇与他共同生活,尽管这里的村民大多以放牧为主,几乎很少有本地人种菜,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娘家的种植传统,坚持在地里捣腾种菜。

林松和妻子张全琴在打理店铺。
林松和妻子张全琴在打理店铺。

  “建保鲜库和大棚花了一些钱,但这些投入都是必要的。”来到位于南木达镇上的林松家门市上,只见店铺干净整洁,副食、日用品、蔬菜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分区明显,张全琴正在打理店铺,招呼顾客,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不仅卖自家的菜,还要从外面进一些菜来卖,品种更齐全些。”张全琴说道,丈夫每隔一些天就要开车去成都彭州进菜,一车的利润有近5000元。

  用专用保温板密封,两台大功率空调满负荷运转,走进林松家门市后院的保鲜库,只见一箱箱蒜苔、青花菜、西红柿、大葱等各种蔬菜新鲜陈列在库房。“前面摊位卖空了我们及时到库房取货补充,很方便。”张全琴说,有了保鲜库便于蔬菜储存,大大减少了损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据林松张全琴夫妻介绍,他们通过种菜、营销蔬菜,一年的收入可达11-12万元。“存款没得啥,只是街上有两栋房子,村里有一栋房子,街上的两栋其中一栋自家在经营门市,另一栋出租出去在开餐馆;家里还有三辆运货的货车,一辆稍大一些,其余两辆稍小一些。”一路走来汗水与收获并存,夫妻俩满心都是由衷的幸福感、获得感。

  “两个孩子都在绵阳上大学,一年要花四五万块,现在就是继续把蔬菜做好,顺利把孩子书供出来!”憧憬未来,勤劳朴实的张全琴露出洁白的牙齿,泛着高原红的脸笑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她说:“等疫情过了销路广了,我还想和邻居们一起种菜,把基地做大,让更多老百姓发展蔬菜种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