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冯岚 王文强)近年来,泸州市合江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结合荔枝、真龙柚等特色产业,因势利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为增收好途径,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寒露过后,还有四十多天,合江真龙柚就将上市。白米镇康氏果园里,果农康一可正抢抓时机再施有机肥,确保柚子如期上市的同时为来年打好基础。
今年,康一可家的300多棵柚子树预计产量能达到2万公斤,将带来10多万元收入。而在他家的庭院里,除了柚子树,其它产业也正生机勃勃。“有些鱼塘,还喂了一些鸡鸭,冬天还喂了些鹅。”康一可说。
“小庭院”变身增收“经济园”是合江县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把握高质量庭院经济的发展重点,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五个方面入手,支持农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经营灵活、管理方便,投资少、成本低,是群众增收的好途径。合江县在实践中,以做好“庭院经济”提升集体经济活力,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
“以做强荔枝、真龙、金钗石斛三大特色产业为着力点,以做大、做强、做亮“庭院经济”为抓手,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做亮以“家庭庭院”为主的休闲旅游,最终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合江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建翰介绍道。
合江县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发展庭院经济意愿的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田、空地,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产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庭院基础设施、农家乐等方面进行精准施策、精准扶持。
合江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建翰表示,通过“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拓宽产销对接路径和增收渠道,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康一可所在的白米镇是合江真龙柚种植面积最大的典型农业大镇之一,到2022年,已经通过专合社带动散户发展真龙柚3.5万亩,投产面积达2.6万亩。每到真龙柚成熟季,农户们不仅通过政府搭桥迎来了买主,还有不少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
“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目前,合江县已引导了2600户群众发展“家庭式”种植养殖,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依托周边景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已累计开设民宿201间,特色餐馆314家,实现创收4000万元,依托于农特产业的乡村特色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合江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建翰表示,下一步,合江县还将优先在村“两委”班子战斗能力较强、庭院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发展庭院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庭院经济路径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出一条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产业振兴示范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