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唐千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打好保卫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擦亮蓝天,守护绿水,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龙马潭。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幽美、人们更幸福已成为龙马潭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10月11日,在老鹰坵湿地公园,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荻花、蒲苇、紫叶芦苇等绿色植物与清澈的长江水相互辉映,居民们在公园内散步、骑车、遛狗、运动……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脏乱的河滩地,污水横流,时常被周边居民吐槽“味儿大”的地方,如今却是百姓们茶余饭后最爱的地方。

“现在,住在罗汉街道老鹰坵附近的居民心情就舒畅多了,不再像以前抱怨连天了。”居住在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石樑社区的周永会感慨地说,之前老鹰坵是龙马潭人的一块心病。因地处城乡结合部,加之截污管网体系不完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污水溢流长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018年11月,罗汉、高坝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启动;2019年9月,占地16万平方米的老鹰坵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启动。两年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一汪清流。同时,新建了绿化广场、停车场、公厕等附属设施,成了当地市民休闲娱乐、景观观赏的一个好去处。老鹰坵的华丽蝶变是龙马潭用实际行动证明:环保痛点亦能变为生态亮点。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环境变好了,老百姓自然就更高兴了。”周永会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现在在龙马潭已是常见。近年来,龙马潭全面落实河长制,投资10亿元实施全域污水治理,通过应急治标、长效治本、提升改造等整改措施,主城区和所有场镇彻底实现雨污分流,玉带河、老鹰坵、鳌河沟等一批生态“痛点”变为治理“亮点”,濑溪河、龙溪河、龙涧溪出境水质不断改善,长江、沱江流域完成禁捕退捕……
目前,龙马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21年,龙马潭优良天数达到285天,较2016年增加了81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1.2微克每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42.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51微克每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46.3%,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镇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断面长江干流手爬岩、朱沱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全区消除劣Ⅴ类水体,并打造出老鹰坵、玉带河、鳌河沟等示范点位。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60平方公里,北滨公园、龙涧溪公园等7个公园绿地建成开放,枣林苑、五八大院等22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升级,城镇化率达81%。
逐绿而行生态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马潭区将全力以赴守护绿水青山,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推进环境质量、城市品质提升,让生态文明理念润泽龙马潭每一寸土地,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