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 (邵理燕)今年3月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长兴吊瓜”落户汶川。通过长达几个月的精心的培育,长兴吊瓜近段时间在汶川分批次成熟,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也标志着长兴吊瓜在汶川试种成功。

“你看,那条藤上的几个瓜又红又大。”在位于漩口镇集中村的吊瓜基地里,一个个黄中透红的吊瓜已经有不少吊在藤蔓上,工人们不时的穿梭在棚下,脸上充满笑意,不一会儿就能摘到满满的一背篓。摘瓜、运瓜、背瓜正个基地到处都是繁忙的身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几天阳光好,我们的吊瓜也在分批成熟,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吊瓜可以收。”这些天,集中村党支部书记郭文芳也加入到了采收吊瓜的队伍中来。“你看,这个瓜籽有多大。”在基地旁的一家农户院坝内,正在晾晒前些天采摘的吊瓜子,一颗颗吊瓜子个大饱满,惹人喜爱。“这种品质的吊瓜子至少可以卖到20多元一斤。”郭文芳一边翻晒着瓜子一边说。

据了解,长兴吊瓜学名栝楼,主要产于浙江省长兴县。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根、籽、皮皆是重要的中药材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汶川县南部片区丘陵多,气候与长兴相似,且南部片区种植的猕猴桃,和种植吊瓜也有相似之处,当地群众有一定的棚架管理基础。

今年3月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帮扶下,汶川县供销社按照“三社融合”(即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融合发展实现组织融合,生产经营融合,利益联结融合)方式牵头成立吊瓜种植专合社并试种吊瓜40亩。
长兴吊瓜,相比茶叶、苗木等其他作物,吊瓜当年种、当年产,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吊瓜的试种成功也让当地群众信心倍增。“今年的吊瓜试种非常成功,由此可见吊瓜非常适合在我们这里种植,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吊瓜的管理力度,争取再获丰收,让长兴的吊瓜在汶川安家,成为集中村群众的致富果。”郭文芳表示。
“大家在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株距……”。这边工人们正在棚下兴高采烈的采摘着吊瓜,另一处的吊瓜棚下工人们也在同样的忙碌着翻地、拉沟、覆盖防草布、种苗,工人们分工协作种植中药材淫羊藿。来自县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们也在棚下为工人们指导淫羊藿的种植技术。“为了更好的提升土地利用率,基地还通过棚下套种的方式在棚架下种植了淫羊藿等中药材,目前萝卜、莲花白等作物长势良好,过不了多久就可以进行销售。淫羊藿大概在明年五六月份就可以有收益。”县供销社副主任高磊介绍说。
吊瓜及棚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也为附近的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工人谢茂辉就是漩口镇集中村的村民。她长期的基地里打工,在这里她能兼顾家庭的同时,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在这里打工,每天收入有100元,我一有空就会来这里打工,顾家挣钱两不误。”谢茂辉说道。
“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吊瓜试点试种的规模,并大力发展棚下套种,增加吊瓜基地的总体收入,同时按照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推进南部片区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磊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