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渝昆高铁川渝段来福隧道大型机械配套化施工初见成效
2022年10月27日 16: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电 (汤雁)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六标来福隧道,自2021年9月12日开工以来,承担施工的中铁三局项目部应用智能技术,指导与组织隧道施工,使集成与集合体现在软弱围岩隧道建造过程,在效率提高和标准形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据了解,来福隧道总长度2311米,为双线隧道,左右线间距5.0米,设计时速达350公里,主要穿越弱风化的砂岩夹泥岩和泥岩夹砂岩地层,不良地质主要有煤层微瓦斯、采空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根据工序和施工部位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管棚钻机施作洞口大管棚及洞内超前钻孔,双臂凿岩台车施作锚杆孔、钻爆孔,拱架台车安装铰接折叠式拱架,湿喷机械手施作喷射混凝土,采用自行式液压栈桥施作仰拱、防水板自动铺设台车、纵向灌注台车和喷淋养护台车、自行式移动模架施作水沟电缆槽等,从而实现了全过程大型机械化配套作业。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通过实践完成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施工关键装备改造及性能提升技术研究、基于机械化配套的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工艺研究、钻爆法隧道开挖超欠挖控制技术研究、隧道二次衬砌纵向连续灌注工艺及装备研究四项科研任务,全面提升隧道的工效指标,形成阶段性成果。

  来福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常态作业的实现,在提高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克服隧道施工质量红线问题、降低隧道机械化作业系统性超挖、超耗、提高施工安全管控等方面提供了遵循的经验。

  据悉,中铁三局项目部在隧道施工中还采取了智慧工地管理和建设,在进洞前使用了人脸识别管理系统、360度视频监控系统和洞内大型机械设备摄像报警系统,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现场负责人说,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管控,对标先进,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完善安全、质量、进度管理体系,提升渝昆高铁工程质量,建设精品工程,打造西部高铁建设新典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