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消协:“双十一”年年有 消费要理性
2022年11月01日 20: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11月1日,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商品要理性,莫要盲目跟风。

  据了解,“双十一”网购节日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种类繁多的打折、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和下单。

  近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调查和投诉显示,盲目、冲动消费明显,部分平台商品质量与诚信问题仍很突出。“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谨防网络欺诈。”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提醒称,建议消费者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等级较高、交易量大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以及诚信度好、口碑美誉度高的网店。下单前,要对商品多比较。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更要仔细对比,核实优惠真实性。消费者要小心防范各类诈骗如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能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等。

  仔细了解促销活动细则,谨防消费陷阱。个别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因此,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

  消费警示称,消费者要提前关注商品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预付定金直减等套路;切勿轻信“电商专供”“拼购”等各种“噱头”;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

  同时,支付时消费者要通过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和正规流程购买,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此外,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商家承诺内容记录、购物记录、购物宣传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或送货单。如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