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壤塘县7项非遗技艺新入列四川第六批省级非遗公示名单
2022年11月04日 15: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 (尼玛初)11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壤塘县藏族铜造像铸造、藏族经版雕刻、壤巴拉节、壤巴拉藏纸制作、土陶制作技艺(壤塘土陶烧制工艺)、藏医药(药浴)、藏族唐卡(贴花唐卡)等七项非遗技艺成功入围。

  “近年来,壤塘县大力挖掘传承非遗文化,今年壤塘县从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推介了8项优秀的技艺,目前已有7项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挖掘非遗资源,加大申报力度,夯实壤巴拉文化的底蕴,提高壤巴拉文化的知名度,助力壤塘县建设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壤巴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泽让恩波介绍说。

  壤塘县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西部,“壤塘”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全县辖11个乡镇、53个村(社区),总人口4.81万人。

  千百年来,地处嘉绒、康巴、安多等藏民族结合部的壤塘县,受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熏陶,形成了积淀丰厚、地方特色浓郁的壤塘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满天星斗”中的一颗。她坐拥壤巴拉梵音古乐,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壤巴拉藏戏、壤巴拉石刻、壤巴拉藏香、壤巴拉唐卡等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上百个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级非遗传承人81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近年来,壤塘县始终坚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坚持“文化优先”战略,将文化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旗帜,积极推进“文化+扶贫”“文化+旅游”“文化+振兴”“文化+社会治理”等工作,走出了一条文化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地转变。(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