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德阳旌阳区: 迈向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实践
2022年11月08日 19: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8日电 (杨勇)“今天,我们相约旌阳,共同感受乡村风光,领略艺术风采,谋划美育大计……”11月8日,“2022艺术旌阳”开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地的知名艺术家、美育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齐聚旌阳,感受这诗意盎然的美好时光。

活动现场。旌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旌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的在地化呈现,“2022艺术旌阳”是德阳市旌阳区以艺术赋能城乡、以美育浸润心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

  时代在召唤,旌阳在行动,以旌阳区委主要领导、中央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为双组长的“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组织委员会成立,组委会议事规则和艺术家驻留工作机制逐渐健全。随后,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引导旌阳全区干部群众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目标的《“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施行。

  旌阳区构建以全域全民美育提升为宗旨,美学教育、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为方向,艺术驻留、艺术展览、艺术美化、艺术节日、美育课堂、艺术地标为路径,党建美学、人文美学、城市美学、乡村美学、规划设计美学、交通美学为体系的“1366”艺术旌阳美育特色,打造新时代艺术天际线和乡村风景线,汇聚全民向美而行、美美与共的强大发展新动能。

活动现场。旌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旌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植根本土 一步一景最旌阳

  2021年9月1日,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的田野秀场迎来11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当天“艺术旌阳·焕彩城乡”艺术家驻留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启动后,艺术家们深入旌阳区东湖街道、天元街道、孝感街道、孝泉镇、新中镇5个点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在地创作和艺术交流活动,深入挖掘旌阳文化资源,以装置、墙绘等多种形式创作根植于旌阳文化的艺术品。

  旌阳乡村一批批艺术景观陆续展现。“舞·彩”“竹蜻蜓”“色彩变奏”“看得见夜莺的房间”“黄金芝士”“梵仙”6件作品亮相龙高路,成为市民出行“打卡”地;“美境红伏”“蝶恋花”“甜园蒂芳”“遇见孝泉”4件作品打造成型,成为各镇街道显着地标;“如意渡”“点石成金”“虎脊”“橘子空间”4件作品再添沿线,一步一景成为现实。如今,14件植根于旌阳文化的乡村壁画和装置艺术打造出旌阳乡村最美风景线,形成极具特色的艺游路线

  美育在地化,延伸在持续,“安安送米”是流传千年的德孝文化故事,旌阳区在品牌项目上下功夫,将夕阳红之家、未来之星、城市书房等多种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融于一体,因地制宜孵化党建美学品牌项目,精心打造出孝泉镇“安安社区综合体”。“安安社区综合体”是旌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全新尝试,让艺术走进群众百姓家,成为大美旌阳的表达载体。

  融入生活 点亮美丽“新视界”

  如何让当地百姓变身为深度参与者并从中获益,正是“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组织者从一开始就在积极考的问题。艺术家蒙志刚表示,将力争在当地留下艺术精品,助力旌阳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为文旅事业发展进一步塑魂。“我们将和当地的活动参与者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共同发掘城乡公共艺术的各种可能性。”艺术家驻留活动启动当天,“美焕乡村·美绘童心”乡村美育创新主题沙龙活动第一课随即开课。艺术家王波现场解读经典艺术作品,来自德阳市实验小学的30多名小学生在艺术家们的指导下,发挥艺术创造力,以废旧纸盒为原材料,完成“新乡村·新画像”主题创作。

  今年6月,由旌阳区住建局、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主办的“旌彩·飞阳”大学生老旧小区景观设计竞赛举行,通过激烈角逐,《新友记》《重塑公共的日常》《抚心计划》等7组作品入围决赛,该竞赛通过艺术驻留城市、艺术介入城市、艺术赋能城市,不断打造“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城美、乡美、人美”的艺术新场景。

  除了美育课堂,旌阳当地的中小学师生和群众还收到艺术“大礼包”:旌阳区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搭建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一体化美育课程体系。校内开展“区域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横向课题,全方位调查研究旌阳美术教育,形成《四川德阳市旌阳区美术教育现状调研报告》等3个研究成果,打造“艺满旌阳”“校园美术节”等3个美育“名片”项目;校外引入知名艺术品牌——“青年艺术100”,在城市建设社区美育中心,在乡村孵化美育基地,开设美育课堂,通过“1+1+N”的模式,在学校、城市、乡村培养一批有“美感”的本地师生、新农人、新社区人,让全民学会“欣赏美”,主动“创造美”,自觉“爱护美”,自信“拥有美”。

  持续升华 大美旌阳展新颜

  一年有突破、二年有提升、三年大变样。随着“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的持续升华,旌阳一城千面的美育氛围逐步形成。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为期1个月的“2022艺术旌阳”如约呈现。25位艺术家、50余位诗人的数百件作品,30余场精彩纷呈的高峰论坛、美育课堂和艺文活动,“2022艺术旌阳”必定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带到旌阳这片土地。“雨后春笋”“南国梨”“竹梦”等13件充气装置艺术品展、“未来考古”“诗意的岸堤”“回望”等40余件摄影艺术品展、“创作的回归”“山河的回归”“自然的回归”等17场主题美育课堂……8大系列活动精彩纷呈。“2022艺术旌阳”是“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阶段性成果的精彩呈现,也是旌阳迈向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实践。

  在旌阳,T恤衫、雨伞、手提袋、笔记本、便利贴等美育文创产品正在不断开发和丰富,力争打造为当地知名文化品牌。艺术地标、特色街区、艺术乡村、艺术节日、艺术展览、美育教育在旌阳大地徐徐铺展,构建美丽空间,创造美好生活,营造美育环境,城乡美学艺术的独特吸引力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美力”力量。

  在旌阳,全域美育,未来可期;全民美育,指日可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