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1日电 (屈丽)近日,第二届“农商行•章洛杯”新农人创新大赛决赛在什邡举行。赛场上,10个创业项目、10位优秀创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巅峰对决”。

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中高端蔬菜智慧化生产”“章洛杨村茶打造本土化品牌”“生态农业引领工程”……比赛现场,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的合作社以中高端蔬菜种植为主,采用订单种植方式,保证基地有序生产。目前基地基本实现农业智慧化生产,通过智慧农业平台查看生产数据,实现在线管理。”路演现场,“科学种植、引领示范”项目代表颜伟向评委和观众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且与新疆、青海、陕西、河南、湖北等地的大型超市签订长期销售合同。”谈到研发及生产销售情况,颜伟自豪满满。“去年,合作社的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亿元,每年对外供应蔬菜60000吨,平均每天160吨。”
项目前景如何,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在随后的评委提问环节,评委深度聚焦项目发展潜力、风险等问题,与颜伟展开交流探讨。
创新创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什邡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成为新趋势。“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代言人”,带动了理念回归、技术回归和资金回流。此次比赛中,亦有“接地气”的村集体经济及扶贫项目。
从地处偏远的乡村到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从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两千到连年递增。人居环境“颜值”在悄悄变化,乡风文明得到极大提升。什邡市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李维吉用了十余年的时光,让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荷塘月色”经济的打造为村子添颜也增值。
“我们将荒废的河道变废为宝,在沟里栽种白莲藕,夏天一到,‘昔日河滩地’摇身变为‘今日花满塘’。”“建设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代表李维吉向评委和现场观众介绍着自己的项目,“今年,我们的‘荷塘月色’正式进入盈利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十多亩荷田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能为我们村增色不少。”李维吉信心满怀地勾画着蓝图。
此次大赛,像李维吉这样的创业者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眼光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帮助乡村开拓出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和平村花椒产业园”项目代表高勇提出“农村沉睡资源开发利用”理念,意欲为对村集体荒废土地再利用,由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自动入股参与的形式,创造经济价值,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农村沉睡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创新构建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保障好村民权益,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村民创造更多红利,推动富民强村步入‘快车道’。去年,花椒产业园产值达49082元,集体经济年增收49082元。产业园吸引土地入股会员3136人,增加就业岗位20余个。”高勇分析着项目的可行性,“花椒种植只是第一步,我们还将增添设施设备,对花椒进行深加工,同时,依托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业,促进农旅发展,提高花椒产业的附加值。”
每个农业项目的背后,都浸透着创业者对土地的认真思考和深厚情感。
当好新时代的新农人
此次大赛通过1分钟VCR介绍+5分钟PPT路演+3分钟评委点评的方式进行激烈角逐,最终李维吉带来的《荷塘映红好日子》获得此次大赛第一名。
通过大赛,一批扎根乡村,发展产业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涌现,一批具有创新性、成长性、可持续性和引领性的优秀项目展露头角。同时,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合作社之间的知识技能交流,激发返乡入乡在乡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好氛围,展现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
乡村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在什邡,像颜伟、李维吉、高勇这样选择在乡村这片沃土创业的人士不在少数。这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创业人士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证明:他们正一步步登上更广阔、更精彩的人生舞台,他们的成长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