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安岳:“星耀普州”跑出引才“加速度”
2022年11月14日 09: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4日电(吴平华 杨萍 潘政吉 )今年以来,资阳市安岳县坚持以人才之能服务先行区建设,依托第一人口大县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大力实施“星耀普州”人才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人才价值驱动双向奔赴,实现在外优秀人才感情回归、智力回归、人才回归、经济回归,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安岳“红薯妹妹”黄晓艳在田间直播带货。潘政吉 摄
安岳“红薯妹妹”黄晓艳在田间直播带货。潘政吉 摄

  全域联动建立人才共享“数据库”。树立全域人才大格局观,联动政协、工商联、商务经济合作局、驻外商会等部门,动员县乡村各层级、党政企多领域力量,采取网络调查、组织推荐、社会公布等方式,全面摸排、公开征集安岳籍在外优秀人才317名。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需要,按照党政部门、教育科研、经营管理等3大领域9个类型,分类对在外优秀科技人才、专家学者、党政军机关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归集汇总,整理编撰《安岳籍在外优秀人才名录》,夯实全域人才共享基础支撑。着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布在外优秀人才人脉、资源信息,搭建以产引才、以才聚才交流平台,强力推动各行业部门与人才精准对接,形成人才回归“雁阵”效应。

优秀基层年轻干部罗明和务工村民一起给村集体种植的大头菜称重。潘政吉 摄
优秀基层年轻干部罗明和务工村民一起给村集体种植的大头菜称重。潘政吉 摄

  开放带动搭建双向奔赴“连心桥”。推动人才服务向外开放、拓展延伸,鼓励用人单位在外建立“人才飞地”,依托驻外商会、流动党组织等,在北京、重庆、昆明等地建立“普州英才”联络站32个,积极做好安岳籍在外优秀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先后协调解决在外人才各类需求等87件次。依托安岳融媒、组工“柠”聚力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上人才之家”,先后向安岳籍在外优秀人才推送家书、引才政策、家乡发展和人才需求等信息98条次,释放爱才、重才、敬才、用才强烈信号,激发人才归乡创新创业热情。

  价值驱动激活才智回流“新引擎”。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细化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编制管理4项措施,围绕重点人才领域编制出台柠檬、文旅、天然气等6项支撑政策,构建形成“1+4+6”引才用才政策体系。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在外优秀人才机制,举办在外人才家乡行、政策推介会、返乡创业任职恳谈会等活动7场次,先后回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黄晓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深耕“三农”。借助安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安岳祖籍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申炼等名人“朋友圈”扩大“人脉网”,围绕“食品健康、清洁能源、鞋服产业、文旅融合”4条产业链,签约石刻、柠檬、石油等专家人才10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为安岳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