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4日电 (伍排勇)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汶川县漩口镇社区在面对党员队伍老龄化、组织观念弱化、基层党建形式化等问题,积极采取多项举措,推进社区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前我们社区人员复杂,管理上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大家对社区失去了信任。”漩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浩川说,在社区治理中,由于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面对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漩口社区通过城乡治理试点项目,以居民所需所想所盼为着力点,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通过探索创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区”,探索出“3+3+3”的社区治理新路径,让民心凝聚、民智汇集、服务民生。
“三网融合”建设平安幸福家园
筑牢“党建网”,提升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在社区支部的统筹下,组建了以党员为队长的4支志愿服务队,辖区内住户192户,其中厂矿企业租户达90户,为了方便管理,与两家厂矿企业成立了“共治委员会”,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采取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的方式,共同研究商议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截至2022年10月,“共治委员会”已协调解决辖区治理问题12个。为了紧密联系群众,把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出来,带领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漩口镇社区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创新党员活动形式,制定了“四季有福”系列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织密“平安网”,全力建设平安、和谐、温馨的社区家园。聚焦社区治理难点痛点,全面网格化管理,与人民法院建立共建单位,通过“三个一”(建立一个“法律诊所”、打造一个法治广场、开设一堂法治义务课)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故事会等活动。整合社区戒毒工作站、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治安巡逻员等社会防范力量,发放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加强社区治安巡逻,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优化”民生网,大力倡导志愿服务。开通“微心愿”收集平台后,收集到的问题及时派单处理,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级四务”打通党群连心集成服务体系
漩口镇社区依托城乡治理试点项目,打造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健全“部门—镇—社区”三级服务体系,推进“党务、居务、财务、生活服务”四务进三级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综窗”服务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问题。社区因紫水搬迁,许多居民都在外地,为了方便居民,在都江堰居民集中的地方设置服务点,方便群众多点可办、就近能办。针对外县居民,利用快递、线上办理的形式,让“网上跑”代替“群众跑”“逐级跑”变成“一处跑”。截至2022年10月,已建立异地政务服务点3个,办理事件162件,利用网上办理实现零跑路办结事件36件。
“三社联动”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联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厘清“三社联动”的主体职责,明确社区在“三社联动”中需求发现、服务统筹、项目监管以及阵地提供、资金资源支持等职责。并建立“三社”联席会议制度。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加强社区”两委“负责人梯队建设,提升专职人员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