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 (张平 漆楚良 彭小懿)“马老板,最近生意还可以吗?”“城市环境变好了,客人比过去多些了。”……

14日,走进达州市宣汉县东乡街道上城壕,只见县住建局负责旧城改造工作的涂晓龙正挨家挨户走访,与沿街居民、商户协商通道打造有关事宜。
“路敞亮,百姓的心也跟着敞亮了!”市民马健在上城壕经营一家火锅店,随着街道路面改造,生意越来越红火,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时下,当你漫步这座小县城,一幅幅文明新景图随处可见:整洁宽敞的街道、鲜活有趣的文化墙、活力四射的文明志愿者服务队……
这只是宣汉县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宣汉县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文明新风,既提升文明创建“硬实力”,又提升了文明创建“软实力”,不仅扮靓了城市的“面子”,也夯实了民生“里子”,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给居民楼安装电梯,这样更加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宣汉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住保股股长李龙江告诉记者,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他们聚焦于探索“一老一小”小区服务新模式,打造5分钟党群服务圈,以老人、儿童两大群体撬动邻里自治新生态,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指数。
据李龙江介绍,该县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之“城区老旧小区设施设备陈旧、损坏严重、急需维修改造”问题,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2022年,该县拟改造老旧小区13个4061户,涉及楼栋数98栋,建筑面积约40.78万平方米。
这只是宣汉县扮靓城市“面子”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硬实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做大“一主七中心”城镇格局。做强县城主城区,按照“山环水绕、山水相映”生态滨江城建设目标,强化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启动建设城市智慧停车场,力争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加快推进7个中心场镇提档升级,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协调发展,推进南坝、普光、土黄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7%以上。
“我县协同作战,精细梳理、分类施策,多方联动、组合发力,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管理‘加强版’,实现城市文明‘升级版’,不仅是一块极具含金量的‘城市招牌’,更彰显城市文明的硬核实力。”宣汉县住建局局长赵小军说。
据宣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川介绍,宣汉坚定不移实施“文旅靓县”战略,升级打造5分钟阅读圈、52家实体书店、123个学校藏书室、342个农家书屋、500余个职工书屋、1000万余册各类藏书,持续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书香宣汉·全民阅读”品牌影响力,使全县干部群众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中传承文明、为宣汉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增添科学发展的创新动力,增强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把精神引领作为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围绕“争做文明宣汉人、争创全国文明城”创建主题,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宣汉人”大型公益活动,设立“宣汉榜样”宣传栏,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覆盖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认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营造崇尚文明、倡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