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做服务全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
2022年11月22日 20: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王小雪)春风化雨细耕耘,汇集百川助发展。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推进财富管理银行建设,为四川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民生事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

  固本强源:做服务地方经济的耕耘者

  靶向发力,聚焦重点产业。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紧跟政策导向,统筹信贷服务资源,优化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助推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省内重点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为食品饮料行业龙头通威集团提供授信10.9亿元、郎酒集团提供授信3.5亿元;为设备制造行业重点客户九洲投资集团提供授信8.8亿元、四川长虹集团提供授信25.3亿元;助力新基建建设,投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项目”固定资产贷款3亿元;落地分行首笔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项目融资,为东安湖大运村智慧城市示范项目投放首笔10年期项目贷款逾6200万元。

  灵活机制,推动制造业发展。成都分行为服务制造业企业跑出“光大速度”,这背后离不开一套及时响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成都分行在项目初期就主动介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一套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通过与客户沟通协调和内部紧密协作,推动信贷业务快速落地。

  截至10月末,该行普通制造业贷款余额为82.8亿元,较年初增加6.8亿元;分行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4.8亿元,较年初增加17亿元。

  金融为民,普惠服务助企纾困。近年来,面临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的冲击,成都分行主动扛起社会责任,第一时间在信贷定价、信贷规模、优先办贷等方面细化各项金融政策,支持复工达产,建立专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保障防疫企业和困难企业复工达产,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该行通过科技赋能,推出一系列标准化业务产品,让民营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成本更低、更便利的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为87.2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服务普惠客户12000户。

点石为金:做乡村振兴的“碳”路者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金融国家队的一员,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开设绿色通道,协同辖属分支机构加强方案设计、深化银政合作,积极与政府单位加强对接,制定一户一策的专属特色场景融资方案和有针对性的一揽子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截至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为101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

  今年10月,该行成功投放蒲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贷款6000万元。该笔贷款为分行首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同时也是地方政府专项债配套融资项目,贷款的落地体现出了分行在扩投资、稳增长、助乡村等方面的决心与担当。

  无独有偶。成都分行向金堂山油橄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超过2亿元的信贷资金。该油橄榄产业园面积近35000亩,项目有效促进了金堂当地橄榄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化妆品产业、医用保健、高档食用产业以及当地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当地农村经济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坚守服务“三农”本源初心,充分发挥分支机构、惠农服务点等渠道优势,以绿色金融推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了一批农村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项目,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截至10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8.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亿元,积极支持了服务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